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89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232篇
教育   17347篇
科学研究   3681篇
各国文化   33篇
体育   973篇
综合类   780篇
文化理论   126篇
信息传播   6056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212篇
  2022年   241篇
  2021年   277篇
  2020年   275篇
  2019年   271篇
  2018年   145篇
  2017年   267篇
  2016年   388篇
  2015年   774篇
  2014年   2176篇
  2013年   1692篇
  2012年   2127篇
  2011年   2309篇
  2010年   1861篇
  2009年   1791篇
  2008年   3128篇
  2007年   2143篇
  2006年   1426篇
  2005年   1651篇
  2004年   1274篇
  2003年   1215篇
  2002年   951篇
  2001年   826篇
  2000年   633篇
  1999年   158篇
  1998年   143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四种典型落点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乒乓球比赛中,人们多对速度、旋转、力量较为重视,毫无疑问,上述要素的确是取胜的主要手段,但不可不论的是,好的击球落点有时会起到画龙点睛、甚至四两拔千斤的作用。我们时常会听到称赞某个高水平徒手落点打得好时,用一个“巧”字来形容。离开了落点这人不可或缺的因素,要把球打得“巧”几乎无从谈起。今天,借这个机会同广大乒乓球爱好者聊一聊“落点”这个题目,但愿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更希望同好们可以举一反三。  相似文献   
42.
拉砣钓技法     
李洪生 《钓鱼》2004,(15):35-35
拉砣钓实际上就是抛竿钓。它使用的钓组,坠和钓饵,完全等同于抛竿,唯一的区别就是不用抛竿。随着钓鱼活动的普及,使用抛竿的钓友越来越多,但拉砣钓还是以其投资少、简单、实效、方便的优势仍被广大的钓友看重,虽然拉砣钓不能像使用抛竿那样抛得很远,但它的作用与抛竿一样,一个道行较深的钓手仍可以将它投向远距岸边数十米的钓点,也能钓上数千克或十几千克的大鱼。尽管眼前的钓具市场十分繁荣,但仍有很多的钓友青昧拉砣钓鱼,这些优势就是拉砣钓得以延续的理由。  相似文献   
43.
分层次教学对高校冰上课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贾振佳 《冰雪运动》2004,(1):62-63,79
运用实验比较法,在冰上速滑课教学中通过分层次教学,克服了冰上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消的被动局面.实验结果表明,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滑冰能力,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实施分层次教学,产生了积极的教学效果,较快地提高了各层次学生的冰上动作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两头学生的提高带动中间学生,达到大面积提高冰上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4.
45.
人格是教师素质的首要构成因素,因而应成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首要内容。过去的教师培训虽注意了师德修养,但尚未提升到人格的高度。新世纪的继续教育应把人格化列为课程的首选目标,唯其如此。才能使继续教育教材发挥媒介功能、援助功能和指导功能,才能体现教师继续教育内容的特色化。  相似文献   
46.
电子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文献载体和传递手段的变革,引起了人们对图书馆基本理论、原则的争论,从而产生了“电子图书馆”的概念。本文就“电子图书馆”的概念及其所带来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以及可能给社会带来的影响作了多角度的探讨。  相似文献   
47.
48.
现在,报纸新闻出现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一方面,不少新闻的采写摆脱了依从文件、简报的窠臼,深度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表面性平面化的新闻依然很多。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过好采访这一关,特别是没有解决怎样提问才能得到真实准确的新闻事实,怎样提问才能问得深、挖得透、写得实。这里面首先有一个如何创造一种和谐的交谈环境,使采访对象谈出记者所需要的东西来的问题。笔者进入新闻界20年,在提问中既有比  相似文献   
49.
《中图法》第四版“中国时代表”使用规定探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中国图书分类法》(第四版)使用手册中关于“中国时代表”的使用规定提出了质疑,同时对疑点进行了分析、论证,并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50.
隐性采访作为一种有效的职业手段,成为当前新闻界热门话题之一。隐性采访的可行与不可行,各方人士各执一词。笔者就大家的讨论加以整理归纳,并得出一些粗浅的看法。隐性采访的特殊作用《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1996年新华出版社)将隐性采访定义为:“不公开记者身份,或公开记者身份但不道出真实采访意图的采访。”如今被新闻界评价为:“已经成为焦点类节目的有力武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一,隐性采访是显性采访的重要补充形式。隐性采访与显性采访是相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