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7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1596篇
科学研究   606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76篇
综合类   158篇
文化理论   21篇
信息传播   129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239篇
  2011年   315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255篇
  2008年   269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219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207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01.
在加害给付中,债权人的合同利益与固有利益同时受到了损害,传统的合同法与侵权法理论无法对债权人进行合理的救济。责任竞合理论试图解释加害给付赔偿请求权的法理,但总存在着缺陷或不足。建立独立的加害给付救济制度是一种新的选择。其在责任的构成、范围、举证等方面均有别于传统的合同法与侵权法的规定,从而有助于实现对加害给付受害人的公平救济。  相似文献   
102.
新闻自由与人格权的冲突是当前社会新闻侵权案件的关键和实质,寻求这两种权利的平衡与协调,探索实践中可资借鉴的普遍标准,是理论和实践中解决相关新闻侵权案件的必要途径,也是完善我国新闻立法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03.
本文试从我国精神损害不予国家赔偿的原因分析入手,提出了我国国家赔偿法建立精神损害赔偿的必要性和建立精神损害赔偿的构想。  相似文献   
104.
侵权补充责任是一种新的侵权责任形态。司法实践中存在应用侵权补充责任的广泛的案例基础,但作为一种新的侵权责任形态,目前我国对侵权补充责任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目此,本文从侵权补充责任的概念入手,就侵权补充责任的特征,类型、构成及责任承担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05.
精神损害赔偿是法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我国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立法较晚,法律规定不全面,在司法实践中遇到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着重从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角度进行初探,并对我国的相关立法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06.
基本案情汪瑞明于2000年10月10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名称为"防伪铆钉"实用新型专利,并于2001年11月28日被授予专利权,专利号为ZL00249571.6。该专利的权利要求书载明:1.一种防伪铆钉,所述铆钉由铆沿和铆体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沿上端面压制有凹凸部。2.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防伪铆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沿上端面上的凹凸部构成为字母形。  相似文献   
107.
环境司法作为人民法院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将环境法运用于对环境案件的处理,并在处理过程中进行法律监督的法律活动,是环境法实施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由于环境权益的特殊性,环境立法采取了公法与私法的双重保护机制,法律在赋予公民个人以环境权利的同时,也赋予了环境行政管理机关以相当广泛的权力,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环境行政机关对于公民个人环境权益的处理决定权。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一个典型案例,讨论建立专门的环境公益诉讼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08.
2005年9月美国辉瑞公司诉至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称,北京一药房销售的"伟哥"药片涉嫌侵犯该公司已注册的立体商标专用权,要求该药房及生产该药品印江苏联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制药企业停止侵权并赔偿人民币100万元。2006年12月26日,法院经审理,对此案进行了公开  相似文献   
109.
不实言论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提高公民尤其是媒体记者对不实言论的鉴别能力非常重要。人们不能放纵不实言论,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不实言论都必须通过行政、刑事手段进行打击(民事侵权暂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尤其当言论涉及公共事件或批评公权力时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10.
新兴商业模式的兴起,意味着相关领域面临新的法律挑战。学界与实务界对于网络游戏直播画面是否构成作品、主播的角色定位以及直播行为的合理性判定上存在较大争议。游戏直播画面满足独创性要求具有作品属性,主播在一定条件下可成为表演者,根据不同的游戏类型以及个性表达空间的大小,主播的操作行为可能产生有别于原作品的独创性内容,构成演绎作品。对于主播及直播平台未经许可进行盈利性直播的行为构成侵权,不构成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