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篇
  免费   1篇
教育   329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5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中国东北铁路简称中东路,也称"东省铁路"或"东清铁路",是19世纪末沙俄帝国对中国进行殖民侵略的产物.1896年,俄国便以三国干涉还辽的功臣自居,迫使清政府与其签订了<中俄密约>,获得了西伯利亚铁路经中国东北直达海参崴的筑路权.  相似文献   
62.
西方倚仗坚船利炮来到东方,在侵略的同时带来了先进的器物、科技、制度乃至某些更有吸引力的文化。对侵略的愤恨与对先进事物的向往交织在一起.构成了长期以来中国人矛盾心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63.
近代中国遭到过列强的侵略,美国与其它列强相比更注重精神化方面的侵略,主要方式有在华传教、办学校、办医院、吸引留学生等。  相似文献   
64.
近代中国的爱国问题与以往有所不同,是与帝国主义侵略的进程相伴生的民族自觉过程.国人的爱国诉求因其特殊的背景而具有特定的内容.爱国诉求的核心理念是"振兴中华","爱国"不仅是思想界一种情感需求,也是其"救亡图存"的实际行动.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代价.旧民主主义的爱国诉求在一定的层面上导引着中国人民最终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也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65.
20世纪前期,美日两国都曾利用中国支付的庚子赔款的余额在华兴办文化事业,其原因和性质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都属于文化侵略的范畴,但由于两国对华文化侵略侵略性与交流性的侧重点不同,造成侵略效果和客观影响迥异。  相似文献   
66.
抗战爆发后,福建沿海相继沦陷。日军在占领福建期间,掠夺经济、烧杀奸淫、实行殖民统治,对福建人口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7.
黄权光 《广西教育》2008,(32):49-49
反问启发式是教师从问题相反的角度或其他角度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本质的认识,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时”提出:“当时日本政府说他们不是侵略中国,而是帮助中国治理国家,这种说法对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不对!”教师进一步提问:“为什么?”学生就会根据教师的提示回答:  相似文献   
68.
“台独”阴霾是有其历史渊源的,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在日据50年,日本军国主义为使“以台制台”,大力推行奴化教育和化侵略政策,斩断中华化的脐带,摧毁中华化,实行“皇民化”。  相似文献   
69.
17世纪末,沙皇俄国的彼得大帝,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短短几十年,使俄国从一个几近被边缘化的国家一跃而成为欧洲强国。强大起来的沙俄,沙文主义泛滥,民族扩张主义横行。在完成对欧洲方面的扩张以后,又把侵略的目光投向了中亚的哈萨克大草原,试图打通通向南亚印度洋沿岸的通道。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的100多年里,沙俄通过收买部分哈萨克部落的上层贵族和血腥的武力征伐,逐步吞并了哈萨克大草原。在此期间,哈萨克人民从没有停止对沙俄侵略的反抗与斗争,武装起义此起彼伏,涌现出阿布赉大汗、伊萨泰、肯尼萨尔、江霍加、伊斯特等抗击沙俄侵略的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70.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的佛教清国开教实质上是对中国的侵略行为。日本政府曾欲迫使清政府给予日教在华合法传教权,但遭到中国社会的广泛抵制,终末得逞。中国社会抵制日教的斗争,是清末蓬勃发展的反帝爱国运动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