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教育   74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从锻炼心理学领域内具有影响力的4个理论模型:信念--态度型理论、能力基础型理论,控制基础型理论和决策型理论出发,分析总结了影响个体实施身体活动的各种因素,得出影响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有倾向性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三种因素共同影响个体的体育锻炼行为,但在实施过程中各影响因素内部之间会因所处阶段的不同与群体不同而不尽相同,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影响身体锻炼的因素模型.  相似文献   
32.
张玉兰  梁雪清 《广西教育》2022,(33):126-128+164
本文针对目前大学英语课“学用分离”“学习手段单一”的教学问题,着眼于培养多元化高校人才的目标,从多模态隐喻视角出发,论述POA理论体系中促成多样性的教学手段,以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某小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如何用幽默的方式鼓励英语学习有挫败感的学生为教学目的,探索多样化的促成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33.
高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以提高学生职场使用英语能力为主要目标。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强调以语言输出为驱动力又以输出为目标,强调用英语做事,强调学和用的高度统一,能满足高职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和社会需求。文章通过梳理该假设的内涵,提出相应的应用前提和实践策略,旨在有效提高学生商务英语口语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34.
苏轼的生存背景、处世态度及其文论导向的形成,向世人昭示了庄子对苏轼谪居诗旷达简远的主体风格的促成:随着谪居黄州以来受庄子哲学、审美思想影响程度的加深,苏轼随遇而安的处世态度和自然率真的艺术追求日益明朗化。苏轼随遇而安的处世哲学,为其谪居诗超迈淡泊的特征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苏轼自然率真的艺术追求,为其谪居诗以旷达简远的艺术形式,自由、自然地表情达意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35.
"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下文简称POA)是文秋芳教授创建并经过数十年修改而得,目的在于改变传统英语"学用分离"的教学方法,从而改进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将这一教学理论应用于大一学生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实践,通过驱动、促成和评价三个方面完成教学实验,并就POA在高职英语课堂中的实际运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6.
以第五届“外教社杯”广西赛区一参赛作品为例,通过分析一堂公共英语课,探讨高职英语教学如何体现“实用性”特征,提出采用“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指导课堂设计,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最大程度地实现英语语言知识性与应用性的融合。  相似文献   
37.
生活是一个大课堂,学生在没有接触学校课堂学习之前,就已经对某些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认识,这就是所谓的先验性.对于数学教学来说,要有效利用学生在生活之处汲取的先验感知,让他们通过实践由对知识的整体、模糊的认识过渡到对知识的局部、细微的认识,从而促成数学课堂的精彩.  相似文献   
38.
通过对课业负担的根源分析,指出权威主义和生存恐惧产生的学业负担靠作业数量的减少无法真正得到解决,唯有用积极的个人品质,即美德相伴的积极情绪来取代与课业相伴的恐惧和焦虑,从而对学习产生内在动机和沉浸体验,才有可能减轻学生沉重的压力。文章阐述了美德减负的促成条件和美德的培育策略。  相似文献   
39.
现代教育观认为:素质教育其实质是对学生实施主动性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的发展,形成爱学、能学、会学的现代学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课堂教学为体现素质教育,应“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注意开发人的智力潜能,发展学生的集体精神,形成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和帮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自觉主动地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40.
赵艳 《英语广场》2023,(9):84-88
针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失语现象,本文借鉴“产出导向法”理论,尝试对EFL课程促成环节进行教学设计。在对设计过程和教学结果客观分析与反思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产出导向法”教学流程对外语教学具有普遍指导意义,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产出水平。最后,笔者就“产出导向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