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8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2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无字》中的女主人公吴为是一位知识女性形象,她经历了多重欲望的沉浮与挣扎,灵和肉的冲突与升华,焦虑对本我的压抑,最后走向了疯狂和自杀。本文试图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中的俄狄浦斯情结、无意识、力比多学说、焦虑学说的知识来对该形象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2.
以古希腊时期和哈代所处自然主义时期的命运观为横坐标,以人物的经历为纵坐标,探求哈代的名著《卡斯特桥市长》的希腊式命运悲剧,比较哈代命运观与古希腊宗教命运观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3.
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理论为基础,对小说《洛丽塔》进行解读,从乱伦这一母题着手,并通过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等展示了小说中的情欲、爱欲和生命的意识。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俄狄浦斯王>是典型的命运悲剧.而曹禺先生的创作则受到了其作者索福克勒斯的影响,所以,吕荧先生在<曹禺的创作道路>中指出:"人的故事只是这部悲剧的形体,宇宙的主宰才是这部悲剧(指<雷雨>)的灵魂."  相似文献   
15.
从古至今俄狄浦斯情结一直是中西作家较为关注的主题之一。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的角度去分析奥康纳的短篇小说《我的俄狄浦斯情结》,将可以更好的阐释该文。  相似文献   
16.
费洛伊德一生中虽未出版过一部正式的美学专,但他运用心理分析的方法来考察艺术与学,在他的许多述中,他总是力图使心理学与美学结合起来,从而创立了精神分析学派,他的美学观点与我国的论有诸多相通之处。费氏的无意识、梦幻和自由联想学说开阔了作家的视野、丰富了创作技巧;他的精神分析法、三部人格说对学创作和学批评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他的创作动因,即原欲理论和俄狄浦斯情结则是失之偏颇的。他用原欲理论来分析一切美学现象,解释一切创作活动,实际上把艺创作简单化、片面化、庸俗化了。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雷雨>是出命运悲剧,就像俄狄浦斯王的故事,一切似乎都是命中注定的,正如第二幕里鲁侍萍与周朴园相认后愤怒地喊道:"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故事也确实充满了巧合:鲁侍萍离开周家三十年,可命运却让她与周家难分难解,她嫁的丈夫鲁贵在周家当差;四凤做周家的使女,和自己同母异父的哥哥产生了不伦之恋;儿子鲁大海在周家的矿上做工,并带领工人反对自己的亲生父亲.  相似文献   
18.
索福克勒斯在《俄狄浦斯王》一剧中隐晦地表达了他对僭主政治的不满,该剧因此而有"隐讳教导"的因素。主人公俄狄浦斯有着鲜明的僭主气质,其"弑父娶母"的罪行显然根植于人性的内在罪恶性。至于僭主政治对人性的戕害主要体现在权欲,政治制度以及理性言说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杨振喜  姜麟 《科教文汇》2007,(10S):186-186
俄狄浦斯王》被亚里斯多德认为是“十全十美的悲剧”,对《俄狄浦斯王》主题的探讨一直是文学评论界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认为《俄狄浦斯王》的主题是个人意志与命运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母女关系、女性形体、俄狄浦斯情结等角度解读《洛莉塔》小说文本,揭示《洛莉塔》中的母女关系以及男性话语霸权对女性形象塑造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