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保安族服饰文化反映了该民族历史发展中社会生活的传统风尚.保安族服饰文化的形成及发展,深受其所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礼仪、审美习俗以及中华民族文化交融等方面的影响,其服饰表象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东乡族、保安族这两个甘肃特有民族的传统文学考查,研究其神话、传说故事中的魔鬼形象.追寻其根源,探讨东乡族、保安族文学作品中的魔鬼原型.从而对这两个民族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进行审视与反思.更准确的揭示其生活真实及艺术创作源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保安族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现状和发育特征.方法:采用<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手册>规定的方法随机整群抽样,以保安族主要聚居区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镇的4所学校(初中1所、小学3所)6~14岁保安族中小学生为测试对象.时所有被试者进行力量、速度、爆发力和柔韧等素质指标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保安族6~14岁学生的力量、速度、爆发力均随年龄连续增长;女生柔韧素质随年龄呈倒U形增长特点.总体上看,女生各素质增长突增年龄较男生早一至两年.结论:保安族6~14岁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符合一般发育规律,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发育不均衡现象.  相似文献   
14.
保安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人口约2万人。保安族作为一个单一的民族,是在1952年3月由政务院批准确认的。历史上,保安族曾聚居在青海同仁地区,清朝咸丰、同治年间迁居到甘肃积石山下。保安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文。  相似文献   
15.
勉卫忠 《寻根》2006,(1):126-129
说起保安城,国人知之甚少,这座土城遗址位于今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镇以北约15公单处。从西宁驱车向南经190多公里,悠悠的土城便展现在我们的眼前,面对这一极其普通的农牧交界的土城遗址,无论如何也不能使我们想到它便是保安族的发祥地,是保安入魂牵梦绕的故土。  相似文献   
16.
保安族竞技项目(夺腰刀、甩抛尕)、骑术项目(射箭、打五枪、抹旗)、游艺项目(打石头)、表演项目(响铃操)、水上项目(牛、羊皮袋渡河比赛)和竞力项目(抱腰、顶牛、拉爬牛),是保安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典型表现形式;保安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成于保安族人民对地理环境的适应、生存生活的需要、宗教信仰的追求、传统习俗的满足和军事活动产物;保安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健身娱乐、观赏和团结功能。建议对保安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科学涵化,发展保安族的传统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17.
保安族是甘肃省三个特有少数民族之一。通过对保安族研究文献的梳理,认为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保安族介绍性质的研究,保安族现实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保安族教育类型及教育特色的研究,保安族教育历史的研究及其他相关研究等几个方面。关于保安族教育研究,存在着零散描述的多,系统研究的少;实证调查研究多,理论推演的少;宏观整体研究的多,微观具体问题研究的少的"三多三少"的现象。今后的保安族教育研究将加强对保安族教育的系统研究,从研究方法看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的问题也将更为微观和具体。  相似文献   
18.
保安族是长期生活在甘肃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的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境内。大墩、梅坡、甘河滩等保安族主要聚居地,原是一片杂草灌木丛生的荒芜地方,保安族定居后,拓荒农耕,建成了道路相通、阡陌相连的三个村庄,谓之“保安三庄”。   建国以来,保安族人民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特殊关怀和照顾。保安族人口由解放时的 4300多人增至现在的 12000多人,占全国保安族总人口的 95%。 1981年 10月成立了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全县除保安族外,还有东乡、撒拉、回、土、藏等少数民族。保安族信仰…  相似文献   
19.
从2004年9月开始,我参与了福特基金会保安族基础教育项目在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刘集小学(以下简称“刘小”)开展的校本教研活动。在县教研室和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大力协助下,这所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保安族服饰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保安族从游牧文化向农耕文化过渡的特点,包含着保安族对伊斯兰教的浓厚信仰,既是保安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保安族民族心理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