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42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76篇
教育   7686篇
科学研究   618篇
各国文化   63篇
体育   334篇
综合类   285篇
文化理论   53篇
信息传播   2019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185篇
  2015年   422篇
  2014年   933篇
  2013年   749篇
  2012年   842篇
  2011年   936篇
  2010年   836篇
  2009年   757篇
  2008年   894篇
  2007年   653篇
  2006年   527篇
  2005年   464篇
  2004年   362篇
  2003年   376篇
  2002年   259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198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通过2005-2006年度6次大赛男子花剑项目的竞赛技术统计与分析,临场观察与比较,揭示新裁判器下男子花剑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与特点.结果表明:裁判器参数修改后仍然保持了积极主动的项目特点,但制约了依靠武器特性得分技术的使用.要求通过实质性的技术和多变的战术控制武器,制约对手,获得胜利.表现出对精湛高超的技术技巧和多变战术的更高追求,倡导男子花剑积极主动地以技对抗、以智对抗.  相似文献   
992.
概念的形成是多种符号系统包括视觉、听觉、嗅觉等符号作用与参与的过程。概念义可以通过语符来表现但语符不仅仅是用来表现概念的 ,它们是有限地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语符可以在多个方面、多个层次上表现和反映人的多种精神与意识现象 ,其中包括人们对事物本质属性认识的概念。但作为表达形式的语符与作为表达内容的概念是两个不同层面的东西 ,不能简单地将语言的语符义转换为逻辑的概念义加以分析 ,亦不能用概念义取代对语符义的分析  相似文献   
993.
知识社会化 社会信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分子是一群经常使用特定符号创造出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人群。科学家用1、2、3、4、5、6、7、8、9、0等符号进行科学数据的积累、分析、推理、予测出某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特定规律。音乐家用1、2、3、d、5、6、7几个音符创造出声频上的艺术财富;文学家用的了、吗、呢、A、B、C、D等  相似文献   
994.
体态语是通过人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服装饰品、空间位置以及非语词声音来传递信息的一种符号体系。对于体态语的研究,在国外尚处于幼年时期,在我国更是刚刚开始。尽管如此.体态语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已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它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必备的知识,是除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以外的辅助交流手段,  相似文献   
995.
996.
“添”,是修改章的常用技法。 “添”,加也,如“添油加醋”、“如虎添翼”、“画蛇添足”、“添枝加叶”;只不过有的“添”十分必要,有的“添”则纯属多余,非但成事不足,反而败事有余。  相似文献   
997.
文章针对当今高科技时代对数学教育的要求,指出数学教育的不足,尤其是数学应用能力的欠缺,提出应强化教学应用意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998.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体育与保健》第一册中的篮球“斗牛擂台”教学比赛粗看似乎完美无缺,无懈可击。但笔者的多次教学实践证实,教科书中的“斗牛擂台”教学比赛不适合高中的学生,似乎更适合大学生。要使之适合高中的学生,笔者觉得有三处与教学实践不相符,需改进。一、每局时间需改进教科书中时间:10分钟一场,中间可暂停一次(也可规定10分为一局,先得到10分者为胜队)。修改理由:每局的时间太长。因为高中每节体育课时间规定为45分钟,正常情况下每节课有两个教材,还要除去准备活动、放松整理时间,学生只能打一局…  相似文献   
999.
李彬 《新闻爱好者》2003,(11):14-15
传播符号,属于传播活动里必不可少的基因,而关于传播符号的研究及理论,又属于传播学学科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板块。换言之,我们的考察对象是传播活动的构成要素,而我们的言说主旨又是传播研究的关键内容。然而,对这一传播活动及传播研究的基础事项,人们似乎总有点敬而远之。个中原由也不难理解:如果说相对于新闻学的立竿见影,传播学整体上已经接近言虚旨远的玄学,那么关于传播符号的研究及其理论,就更是玄学里的玄学了。虽说玄学往往以其艰深难懂与不堪实用而一向为人轻略,但事物的辩证关系又恰如《老子》开篇所言:“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所以…  相似文献   
1000.
电视,作为一种视听双通道的大众传播媒介,是用构成视觉形象的各种因素和方式来传递思想、表达情感的,观众接受的所有信息都离不开镜头所提供的画面语言,同时也包括其他诸如声音、色彩、神态、表情等非语言符号所营造的氛围。电视新闻的传播魅力,除了在于对形象画面细节等语言符号的把握外,还可以通过非语言符号的运用,深化新闻报道主题,丰富新闻报道内涵,提高电视新闻的可视性。 非语言符号,是伴随着同期声讲话的神态、表情、动作、语气、语调,乃至空间环境氛围等构成的体态语言。体态语言都是具有潜信息的,即通过观众的联想而产生信息。现代电视新闻中,除了语言、画面外,大量非语言符号的运用,调动了观众联想的能力,使信息在观众大脑中以不断流动的方式转换。如人物的眼神、面部表情、手势、动作及空间语言等,这些元素形成综合的多方位立体信息传播,使新闻画面信息饱满丰富,观众能够从非语言符号中体会到新闻背后丰富的信息内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