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6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教育   4386篇
科学研究   384篇
各国文化   48篇
体育   251篇
综合类   246篇
文化理论   33篇
信息传播   551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196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220篇
  2014年   386篇
  2013年   336篇
  2012年   348篇
  2011年   347篇
  2010年   363篇
  2009年   405篇
  2008年   428篇
  2007年   334篇
  2006年   274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232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82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庄子》作为中国原始道家代表作之一,其内容极为庞杂。《庄子》内七篇为庄周本人所作,其自然观是要追寻合乎自然本真的人性,重建人之存在价值。《庄子》外、杂篇皆由其弟子或再传弟子在不同时段渐次成书。其自然观是对庄周自然观的继承与发展,主要有三个派别,其自然观分别是:述庄派的自然化生论;无君派的率性自然论;黄老派的顺应自然论。  相似文献   
92.
93.
学问一直为历代诗人所重视,“以学问为诗”却是在宋代形成的,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唐代诗人杜甫。杜甫首先以赋笔写诗和以议论入诗,从而打破了中国诗歌传统的审美体系,开始关注诗歌中的学问典故、字词韵律。韩愈、李商隐为唐人学杜诗最有成就的两位诗人,他们的创作、诗学观直接影响了宋诗“以学问为诗”的形成,“以学问为诗”便在西昆派(以典故为诗)、欧阳修(化用古人诗句)、王安石(以史料入诗)等诗人努力下,到苏轼、黄庭坚达到成熟。特别是黄庭坚的诗学理论的提出,从而使“以学问为诗”从一种单纯的诗歌技巧上升为诗歌创作观。  相似文献   
94.
本文介绍了驻波演示实验的改进装置和制作方法,并阐述了用修正值测波长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95.
本文介绍了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对考据学派的吴、皖分际,评述了他们褒皖抑吴的学术取向,并实事求是地分析了章、刘、梁褒戴抑惠的原因。提出在清代考据学中,惠、戴并立,且惠启发了戴,戴又后来居上。  相似文献   
96.
在中学平面几何的问题中,往往需要学生在图形中添加一些辅助线.辅助线是几何证题中为实现证题思路而架设的桥梁.但长期以来,学生也有不知如何添加辅助线的困惑.看老师做的辅助线一般能看得懂,想得通,但真要到自己添加了,往往一片茫然,无从入手.这关键是我们还没有搞清楚添设辅助线的机理,即添辅助线往往反映了几何图形的变动过程.本讲将主要通过几何变换中的一个大类——几何旋转变换的例题研究.和大家一起探究添辅助线的机要所在.希望通过庖丁解牛式的学习和大家一起分享旋转变换带给我们的数学美.  相似文献   
97.
论述了南宋风雅词派的渊源、成因、题材取向以及审美规范,通过分析姜夔、吴文英代表词作,指出风雅词派的主要特点是词语雅化、精于格律、炼字炼句,用典隶事,既源于婉约词派,又异于婉约词派。  相似文献   
98.
《文选笺证》(简称《笺证》)是清代一部有意于补正李善注的训诂学著作。其训诂之方法有三:一曰声音训诂法;二曰以形索义法;三曰比较考证法。总结《笺证》训诂之得失,可予现代注释学以正反两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99.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李东阳为主的茶陵派的研究逐渐走向深入,已发表相关著作及论文多篇,对李东阳生平事迹及著述进行了疏证,对李东阳诗学理论有褒贬不一的评价,对他的诗歌创作也进行了初步探讨,但依然还有不少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学术空间。  相似文献   
100.
以李季为代表的民歌风格派是在传统的古代诗歌和民歌风格基础上,根据新生活内容的要求和五四以来新诗创作的经验创造出的一种既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又能准确反映新生活内容的新形式,它是一个不断发展创新的诗派。它在叙事和抒情两方面都取得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