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40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23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周颂·思文>是用代举行郊天礼时以后稷配天的乐歌.关于后稷配天的原因和目的,也即诗歌的主旨,迄今主要有"德配"、"郊稷禘其祖之所自出"、"冬至郊"、"祈谷郯"、"献祖"和"耕藉而先祭后稷"等六种观点.经考察<思文>的字词含义及诗歌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可知此诗是春季祈谷郊天时祭祀后稷,颂其功德并祈求农业丰收的诗.  相似文献   
72.
一、教材·学情·学法 《黄河颂》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按主题编排,主题是“爱国”。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维度来看,这个单元重点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加强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从知识和能力角度看。要“整体感知课文思想内容”,“反复诵读课文,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单元教学目标细化在课文中,则是要求学生达到以下标准:  相似文献   
73.
74.
颂莲是苏童作品《妻妾成群》的主人公,因为父亲的破产而中断学业,美丽、聪慧的她选择嫁入一个旧式封建家庭作四姨太,在经历了女人之间的争风吃醋、勾心斗角、变态扭曲的拼斗厮杀之后,人格心理上产生了严重的病态畸变。本文将从精神分析学的意识与潜意识、"力比多"、梦及人格的"自我、本我、超我"四个角度对颂莲的这种人格心理畸变过程做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75.
"汉三颂"产生在中国西部关中盆地、陇西高原、四川盆地之间的"金三角"地带,这一地区是东汉"得陇望蜀"的战略要地,羌人的进逼和地方官员重视交通道路的建设是"汉三颂"产生的背景:"汉三颂"是中国交通史上的不朽文献,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不朽杰作,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难得佳作,其文化艺术成就受到千百年来中外学者和书法艺术家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76.
秋季作为一年中的重要季节,对人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衍生了丰富的文学作品。受气象时节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学中或颂秋或悲秋的诗词歌赋丰富多彩。文章通过纵向梳理和详细解读众多的诗词作品,展示了气象科学的人文内涵和中华民族独特的气质追求。  相似文献   
77.
颂雷竹     
何水生 《金秋科苑》2013,(1):114-114
玉润篁林紫气萌, 晨星丽日吻蓝峰。 排云耸翠齐天语, 一镇腾飞万里程。  相似文献   
78.
中国的英诗汉译始于晚清,第一首翻译成中文的英诗是约翰.弥尔顿的商籁体诗《失明,》1854年发表在香港的中文期刊《遐迩贯珍》上。英国传教士开了英诗汉译的先河,后来才有中国人翻译的英文诗歌。晚清用来翻译英文诗歌的语言是文言,诗歌的体裁为中国古典诗歌,晚清的诗歌翻译采用高度归化的策略,读起来犹如用中文创作的诗歌,几乎看不出经过翻译的痕迹,使得英文诗歌的他异性在翻译的过程中消失殆尽。  相似文献   
79.
提起郭沫若,人们往往想起他那激情如火的《女神》、《凤凰涅檗》、《雷电颂》等作品。其实,他的小品文也写得清纯自然,别有情趣。其中,散文诗《白鹭》可以视为他的代表作。《白鹭》是一曲自然美的赞歌。  相似文献   
80.
《橘颂》、《弹歌》与咏物诗的创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巅  肖玉林 《湘南学院学报》2005,26(1):43-45,54
将《橘颂》与《弹歌》作一番比较,显示屈原的《橘颂》才真正完成了咏物诗的创格。《弹歌》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咏物诗,其咏物意象是物象的再现,《橘颂》则借橘的吟咏,创立了咏物原则和咏物境界,奠定了中国咏物诗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