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7762篇
科学研究   262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106篇
综合类   126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162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239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267篇
  2016年   348篇
  2015年   539篇
  2014年   1181篇
  2013年   882篇
  2012年   895篇
  2011年   911篇
  2010年   629篇
  2009年   474篇
  2008年   350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对于大部分小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往往也片面地认为数学学习是聪明孩子的专利,只有聪明的、头脑灵活的孩子才能在课堂上真正展示自我。慢慢地,一大部分中等生在课堂上成了观众、听众,感觉课堂与自己无关,更不会参与课堂的任何活动。那么,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如何让绝大多数的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如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42.
《考试周刊》2015,(61):126-127
作者通过一线教学实践研究,提出预学案基本组成应包括学习目标方法、学习重点难点、学习活动内容、当堂训练,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3.
在数学学习中,充满着学生主动的、丰富多样的活动,包括观察、操作、实验、猜测、验证、收集整理、描述、画图、推理、反思、交流和应用等,目的在于让学生亲眼目睹数学过程形象而生动的性质,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如何实现数学的“再创造”,并从中感受到数学的力量,促进数学的学习。  相似文献   
44.
学生作为课堂的直接参与者,其切身感受最能反映课堂实质.本研究通过对重庆、四川、贵州614名初中生的问卷调查,以画图的方式,旨在发现初中生对"做数学"的感受,从而反映我国课程改革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初中生将"做数学"看作做数学题或听教师讲,对其不太积极.这说明我国课程改革仍然流于形式,还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情况.  相似文献   
45.
46.
正当前预习被多数师生认为可有可无,主要是因为对预习要求不明确,对预习方法指导不到位,对预习结果不能进行及时的检测,课堂上不能有效地运用预习的成果,导致学生对预习重要性认识不足,影响积极性,缺乏预习的动力。学生的预习多数以学案的形式来呈现,产生了学生为完成学案去找答案假预习和预习不扎实的问题。借鉴外地经验,根据学段、学科和课时教学内容特点,在3至6年级,施行学科预习模式。以模式代替学案,让学生依据这种模式,通过自学充分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得出自己初步的思考。预习模式力求简要、基础,便于学生照章预习,简单简便,  相似文献   
47.
48.
《考试周刊》2015,(98):55-56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实行,导学案已经成为大多数课堂上必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区别于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方式,是一种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新的教学手段,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作用。而数学作为一门复杂深厚的学科,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将导学案作为高中数学教学的载体,把学习的要求与知识有效地融合在其中,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与思考问题的路标,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9.
综合实践课程有别于传统的基础学科,它有着鲜明的实践性与开放性,尤其强调学生的"做"。因此,以陶行知的"做中学"理论指导教学,对于打造立体化的课堂教学大有裨益。基于此,我从打造教学平台、第二课堂、家庭平台三个角度,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50.
随着科学教育”做中学”项目由点到面的深入推进,实施中面临一些问题,诸如案例研发能力不强,教学模式运用僵化,课堂上做、学、动失衡、教师引导作用缺失、资源匹配度不高等,这些问题正延缓和制约着项目目标的实现。发现和分析问题的本身正是项目实施的任务,而解决问题更是责任。只有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做中学”项目更有效地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