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一)富有个性的编辑思想 储安平的编辑思想主要表现在对期刊的社会职能、编辑的基本原则以及办刊精神等几个方面的认识和主张上.大致可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22.
23.
储安平和施蛰存都是编辑,储安平的理想是想通过言论来影响政府的决策;施蛰存的理想是"要《现代》成为中国现代作家的大集合。"他们都不是为了赚钱办刊物,而是希望通过办杂志成就一份事业,但是他们所办的刊物又必须赚钱。储安平的《观察》是民间集股而成,没有津贴来源,所以只有刊物赚钱才能继续办下去;施蛰存是现代书局聘用的,现代书局的目的也是要赚钱,所以,他们必须在成就一份事业的同时,还要为了能赚钱来进行编辑出版的商业运作。  相似文献   
24.
大陆新闻学者方汉奇认为:所谓"文人论政",其出发点是文章报国,是知识分子对国家兴亡的关注,和他们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襟怀和抱负。一个以文人论政为标榜的报纸,自然会爱惜自己的声誉,摈弃低级趣味,重视社会效益,注意报纸的品位和质量。这是中国士人的一个优良传统。海外  相似文献   
25.
蒋含平 《新闻记者》2006,5(9):70-72
1946年9月,储安平在上海创刊《观察》周刊,至1948年12月25日被国民党查封。该刊共出五卷(满24期一卷,第5卷仅出18期)。《观察》是一份纯粹的同人刊物,资金由储安平的一批“多以教书为生”的朋友集股而成,主要经营管理者是储安平。其时,储安平正在复旦大学任教。就是这样一个势单力薄的刊物,却在40年代的中国产生了广泛影响。最高发行量达到10.5万份(包括华北航空版及台湾航空版)。  相似文献   
26.
储安平是一个著名的知识分子和报人。在《英国采风录》中他总结了英国的理性主义政治经验,并且以此来反省中国的政治发展。在《观察》时期,这种理性主义政治思想主导了储安平的基本思路。储安平的理性主义政治主张具有历史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27.
一 在中国现代新闻思想史上,从张季鸾到储安平,有一条脉络明晰的思想线索,即他们身上的自由主义思想,也有学者称之为"报刊自由主义".自然,报刊自由主义思潮并不是自他们而始.张育仁先生就确认严复才是"中国自由主义运动的思想鼻祖",而胡伟希在他的<十字街头与塔>一书中,也认为"中国近代自由主义运动的真正开创者则是严复".[1]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张、储二人在报刊自由主义思潮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而不可或缺的角色.  相似文献   
28.
储安平创办的《观察》周刊是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产生过巨大社会影响的刊物。在复杂而动荡的环境中,储安平通过《观察》这一个自由主义堡垒,坚持独立发言精神,揭露国民党腐败政治,支持学生运动,批评美国对华政策。储安平的独立发言和《观察》周刊是国统区第二条战线中,与学生和工农运动相呼应的一种进步的舆论力量。  相似文献   
29.
我们经常感叹历史竟是那么迅速地从我们的记忆中隐退;我们经常咨嗟世事沧桑留给人的似乎是海天一色的苍茫;我们经常忧虑昨天的经验和教训那么难以告诫儿孙后人;我们最在意的还是无论经历哪些,是否还能保持对完美人格与高尚情操孜孜不倦的追求,有一天需要的时候,我  相似文献   
30.
吴永恒 《职大学报》2004,(1):101-104
储安平先生笔下的英国是一个极其理想的国度:自由民主公道;国民具有优秀的性格品质和风度;有世界上最好的女人;人民生活富足安宁情趣盎灰。储安平关于英国的“神话”折射出大量的信息:包括在民族危亡之时作者对本国政治的强烈不满,对国民性的深刻反思、作者的个性,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物特质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