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1篇
科学研究   360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29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李新 《中国科技纵横》2010,(17):124-125
八连沟一金庄地区长6-长4+5油组储层岩石类型以细粒到粗粉砂长石砂岩或岩屑长石砂岩为主,胶结物类型主要为绿泥石、方解石及石英次生加大及浊佛石。孔隙类型主要为残余粒间孔隙、溶蚀粒间孔隙、溶蚀粒内孔隙、溶蚀填隙物微孔隙及微裂缝孔等5种类型;储层孔喉结构以中排驱压力-中喉道型及高排驱压力-细喉道型为主。储层在埋藏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及溶蚀作用;胶结作用是该区最主要的成岩作用,胶结作用和压实作用是导致储层物性变差的最主要原因。沉积作用及成岩作用是控制储层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2.
储层微型构造成因及类型分析的基础上,应用二次趋势面剩余分析方法对储层微型构造进行了研究,并对储层微型构造与剩余油分布关系的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认为正向微型构造区为剩余油相对富集区,负向微型构造区为相对高含水区,为油田今后调整挖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3.
南红刚  林木  杨红  宋岩 《今日科苑》2010,(14):31-31
随着油田不断开发,储量不断减少,储层保护技术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对粘土含量高、孔喉细微、亲水性强的储层,在钻井、固井、注水、压裂、酸化、修井、和压井等任何工艺措施中,只要有水基工作液的侵入,都有可能引起粘土矿物水化膨胀、运移,堵塞孔吼,对储层渗透率造成巨大的伤害。本文合成的新型聚季铵型阳离子粘土稳定剂具有配伍性好、抗冲刷能力强、作用效果持久、耐高温等特点,可用在注水、酸化等作业工艺中。其分子链上既有能中和粘土负电荷的阳离子,又有能吸附于粘土颗粒的非离子基团,从而抑制粘土膨胀和分散,起到稳定粘土颗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4.
储层建模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它可以实现对油气储层的定量表征及对各种尺度的非均质性的刻画。目前储层建模技术中较为常用的几种建模方法有确定性建模及随机建模。随机建模是目前储层建模技术的突出发展方向。概述了这两种建模方法使用的优缺点,并论述了储层地质建模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5.
储层内部流体分布规律研究与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体在储层中按照以下规律分布:在储层内部的每个渗透带内,油气总是聚集在高部位;在油气充注圈闭一稳定阶段,各渗透带的物性与含油气丰度呈正相关;在油气藏衰退和消亡阶段,连通性好的、高渗透带内的可动油气首先向外运移,其运移速率大于连通性差的、低渗透带内的油气运移速率,随着油气运移程度的增加,各渗透带的物性与含可动油气丰度逐渐变成反相关。根据该规律,把层内渗透带作为研究油气层的基本单元,将会有助于油气藏研究,帮助选择恰当的射孔井段,提高油气采收率。  相似文献   
136.
樊庄区块煤储层发育的非均质性较强,直接导致了煤层气井间产能差异较大.在对樊庄区块进行构造精细解释和地应力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该区块煤储层的煤体结构和裂隙发育特征,深入研究了构造变形和现代构造应力场对煤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樊庄区块褶皱构造比较发育,主要为轴向近NS的宽缓褶皱,褶皱轴部构造裂隙发育,对煤储层有利;该区煤层中断裂构造非常发育,以正断层为主,越靠近断层,煤层变形破碎越明显,裂隙越发育,但在寺头断层附近为强烈变形的软煤发育带,对煤储层不利.现代构造应力场对煤储层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裂隙“开、闭”的控制,水平主应力差越大,越利于煤储层裂隙的开启.  相似文献   
137.
针对G393区块储层存在非均质性强、低孔低渗等特征,综合地震、测井、地质、油藏等学科对该地区储层进行了精细地质建模。在构造模型的基础之上,结合沉积微相研究成果,建立了各小层的沉积微相模型;并利用相控建模技术,采用序贯高斯模拟方法建立了各小层的储层物性模型,描绘出储层内部各种非均质隔档,确定了影响开发效果的各种地质因素,指出了有效的调整挖潜位置,为井位优化部署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8.
段奕 《内江科技》2014,(5):87-88
<正>通过对潜江凹陷潜江组潜四上段致密砂岩的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及物性进行研究,表明潜四上段致密砂岩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孔隙度和渗透率低,孔隙类型以粒间溶孔为主,孔喉结构以细-微细喉道为主。根据潜四上段致密砂岩储层分布及微观特征的研究,明确了致密砂岩主要发育地区、层组,为潜江组致密油藏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有效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39.
火山岩是事件性沉积产物,其内幕结构具有多级次性和复杂多变的特征。DD14井区火山岩气藏内幕结构复杂多变,准确识别火山机构较困难;火山岩相横向变化快,多种火山岩岩性发育;储层成因机理复杂,有效储层识别与预测难度大。笔者结合"源控"、"相控"理论,依据钻录井、测井、地震及生产资料,分级控制、逐级对比,开展DD14井区火山通道、火山机构及火山岩岩相的逐级解剖,分析并预测气藏火山岩体有利相带展布。  相似文献   
140.
郭士博 《内江科技》2014,35(11):63-63
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是特高含水期油藏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本次研究中,以埕东东区为研究对象,综合密闭取心井资料、测井资料、动态监测资料及生产资料等,利用地质工程方法、数值模拟手段和室内试验技术对剩余油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与总结,重点研究了储层非均质性、井网状况等因素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