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85篇
科学研究   360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29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王召梅 《内江科技》2011,32(2):103-103,124
通过新井多功能及动态资料显示,在分流线及井网不完善区域剩余油仍相对富集。通过取芯、新井、监测资料显示.厚油层纵向上油层多段水洗,各段水洗程度差并较大水淹差异较大,且水淹层与未水淹、弱淹层交互存在,一般上部剩余油富集.在合理井网密度研究的基础上,对剩余油富集区实施局部加密,在厚油层顶部动用差部位采用水平井开采。  相似文献   
42.
林树龙 《内江科技》2011,32(2):138-139
基于近年来关于储层裂缝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储层裂缝识别与预测研究方法的概括小结,较为全面的总结出了现今储层构造裂缝的识别与预测方法,并且对今后一段时间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指出了储层裂缝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3.
利用Visual C++与MATLAB进行混合编程,开发了三维储层建模系统。解决了MATLAB不能实现端口操作、实时控制和Visual C++处理复杂数值运算效率低的问题,二者功能互补,为三维储层建模的复杂计算及计算结果的可视化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MATLAB将河流储层建模系统中计算模块转化成Visual C++的代码,并将代码用Visual C++编译器编译连接成独立应用程序。Visual C++编写的可视化交互操作界面对MATLAB编译后的动态链接库文件进行调用,实现复杂计算功能。  相似文献   
44.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油气田开发阶段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海量数据的运算和应用成为了可能,三维可视化技术应运而生.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三维地震解释的流程和思路,为海上油气田快速、高效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新的应用平台.三维可视化技术在PH油气田开发阶段的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5.
根据岩心观察、常规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分析化验资料,对临清坳陷上古生界上石盒子组碎屑岩储层的岩石学特性、储集空间类型、孔渗特征、孔隙结构及控制因素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认为研究区上石盒子组碎屑岩储层总体表现为低孔低渗、特低孔低渗,部分属于中孔中渗储层.储层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有沉积相和成岩作用,曲流河边滩、河床滞留沉积的储集物性相对较好,并且溶解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对储层物性有改善的作用.  相似文献   
46.
对鄂尔多斯盆地新窑区,按照沉积旋回对主力油层逐级细分对比,利用岩心、钻井、测井等资料,明确了长4+5储层砂体成因类型,识别出三角洲平原亚相和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天然堤共3种沉积微相。通过基础沉积图件的编制,明确了2个细分小层沉积微相的展布,这为下一步注水开发方案的编制,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47.
我国大部分油田已进入开发中后期,基础资料丰富,尤其可以利用大量的生产动态资料,能够建立精度较高的储层三维模型,以指导生产开发。三维模型可以定量描述井间储层性质,砂体连续程度及其内部建筑结构,描绘出储层内部各种非均质隔档(地质界面),确定影响开发效果的各种地质因素,指出有效的调整挖潜位置;为预测开采动态进行三维油藏数值模拟准备所需要的全部地质数据;进行不确定性研究,风险分析等。本文通过对某断块采用Petrel软件进行储层地质建模,很好地解决与建立复杂构造数值模型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8.
在油藏评价工作中,经常会遇到“钉子井”问题,制约目标区油藏认识,此文列举两种拔除“钉子井”的方法,第一种是构造法,以歧119区块滚动评价工作为例,介绍用构造法拔除“钉子井”歧119-4井,从而发现歧G13、歧G15等滚动区块的过程;第二种是储层法,以港深9区块未动用储量评价为例,介绍用储层法拔除“钉子井”港11井的过程。  相似文献   
49.
上第三系馆上段是胜利探区的主要含油气层系,储层以曲流河沉积所形成的曲流砂坝为主,横向变化大,分布范围广。油气富集与储层的发育密切相关。从基础资料研究入手,提出了砂岩速度小于围岩速度的观点;总结了储层的地震反射特征;研制了振幅、频率综合反演储层厚度的方法;开发应用了多参数及人工神经网络、相干分析、测井约束反演等油藏描述技术;并对砂体的含油气检测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0.
以沉积相研究为指导,根据区内露头剖面观察、地震相解释、钻井岩性特征、岩电关系特征等,将涪陵地区沉积相划分为三种类型(碳酸盐台地型、台地边缘礁滩型、台地边缘斜坡型),通过对本区及邻区二维地震资料的精细构造解释,刻画出各沉积相的地震响应特征;利用本区及邻区资料进行储层识别,建立储层正演模型,刻画出储层地震响应特征;最后依靠地震相分析来刻画圈闭边界,再结合波阻抗反演、瞬时相位、均方根振幅及其它地震属性等研究,在涪陵二维地震工区识别出早期台缘相带圈闭-泰来岩性圈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