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2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5591篇
科学研究   190篇
各国文化   167篇
体育   143篇
综合类   336篇
文化理论   79篇
信息传播   639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231篇
  2014年   456篇
  2013年   426篇
  2012年   481篇
  2011年   519篇
  2010年   448篇
  2009年   443篇
  2008年   575篇
  2007年   503篇
  2006年   389篇
  2005年   322篇
  2004年   252篇
  2003年   292篇
  2002年   257篇
  2001年   214篇
  2000年   173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本着重梳理了翦伯赞在十七年史学中历史教学思潮形成过程中所具有的地位、理论成就以及在当时所具有的意义。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在十七年史学中,翦伯赞积极顺应唯物史现传播的客观要求,促进了历史教学思潮的形成;反过来,由于以翦伯赞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注重对历史教学的探讨,进而也加速了唯物史现的广泛传播和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12.
儒家心学一系的基本思想进路,在于寻求意识主体的落实,并最终在人的内在性上找到其确立的根基作为最高本体。这种本体不是一个现成的他者,而是一个敞开的,由人的直觉体悟、并由此而得以成立的。通过对《中庸》一文中的核心观念“诚”的考察,认为:“诚”是《中庸》所建构的世界的奠基性观念,由此而形成的哲学体系成为儒家心学的理论雏形。  相似文献   
113.
由全国三十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世界史学者共同发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和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主办的“中国世界史研究论坛”第一届学术年会于2004年12月16日-17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近40所高校、研究机构和出版单位的10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由华东  相似文献   
114.
拜上帝教是外来基督教与中国儒教相结合的产物,洪秀全既是基督教教义和儒家教义的继承者,同时又是它们的叛逆者。反孔与崇儒成为洪秀全意识结构的内在矛盾,也是太平天国败亡的一个重要的主观因素。  相似文献   
115.
2005年10月27日上午,历史学系举办了吴怀祺教授主编的10卷本《中国史学思想通史》学术座谈会。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郑师渠教授到会祝贺。龚书铎、晁福林、鲁振祥、张文启、陈祖武、张庆捷、陈琳国、吴道弘、陶铠、牛润珍等知名专家学者参加座谈会。  相似文献   
116.
朱熹与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熹是南宋最为广博的一个学者 ,不仅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 ;而且在经学、史学、文学等许多方面 ,都作出了这样和那样的贡献。朱熹虽然不能像王安石一样代表先进思想而成为一代学术的代表者 ,但就博学而论 ,可以作为南宋一代的翘楚。朱熹之与史学 ,论述不能算少 ,但值得探讨的问题依然甚多。这篇短文仅提出如下三点 ,即 :朱熹对史学持有贬抑态度 ;朱熹视史学为经学的附庸 ;朱熹对历史人物的评论有其独到的见解 ,值得重视。下面对这三点分别予以论述 ,以供研究朱熹史学的参考。一、朱熹对史学的贬抑我国古代史学源远流长 ,来…  相似文献   
117.
本文通过历史的、经验的、理性的途径对“经济人”的伦理特性与儒家义利观的比较、分析与整合,阐明了二者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8.
叶晓川 《科教文汇》2007,(9S):176-177
从汉代开始,中国的封建法律便走上了儒家化的道路。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主要选官方式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重要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也不可避免被儒家化。到了清代,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备,科举法律文化也达到了封建社会最发达的形态,并成为儒家化的终极形态。  相似文献   
119.
颜瑾 《新闻采编》2007,(4):39-40
中庸是建立在儒家人性论基础上的一种伦理道德观,也是一种思想方法。中庸不是平庸,不是无原则,不是圆滑,不是没理想。“中”,即是中正,不偏不倚,不卑不亢,是平衡,是分寸。“庸”,指低调、内敛、自律,辨证地看事物。按我之愚钝理解,就是做人做事冷静客观、恰到好处,不过也不及,关键是“度”的把握。比如做人,“可以无傲气,却不可无傲骨”,不可过于“傲”——变成了“傲气”,变得清高自负或趾高气扬,也不能没有一点“傲”——变成软骨头,那就取之中间——称之“傲骨”吧。如今在职场上,不可太张扬,让人感觉骄傲浅薄,也不要太低沉,碌碌无为,做…  相似文献   
120.
笔者在使用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2007年5月第4版,2007年6月第1次印刷)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该教材在单元编排上简明清晰、有统一性;单元概述提纲挈领,指点迷津,具有适合初中历史教学的明显优势。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也发现本教材过于偏重文学感染力而有伤史学严谨性,现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