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篇
  免费   1篇
教育   400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26篇
体育   38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6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李清照追溯歌词发展历史,以为自唐至北宋“涵养百馀年”,均呈“乐府声诗并著”局面。她批评“宋子京兄弟”,“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考宋祁创作,有声诗,亦有“乐府”。宋祁是仁宗朝雅乐建设的骨干,他“乐府声诗并著”的创作,正是宋初礼乐文化建设中“士大夫之词”创作的典型表现,也反映出“旧声”、“新声”竞相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52.
随着“三纲五常”伦理意识的不断加强,汉代士大夫的忠君意识也有一个逐步加强的过程。本文从汉代士大夫忠君观的体现中,挖掘其深层的原因,从多种角度认识汉代士大夫的忠君理念。  相似文献   
53.
在中国诗史上,陶渊明是拥有众多崇拜者的伟大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派,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的归隐,成了后世知识分子的永远牵挂,也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但是,不少人认为,陶渊明的归隐是一种逃避,是一种消极行为。我却不那样认为。  相似文献   
54.
古文今解     
【古文】 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此事遍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①,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②汝耳.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  相似文献   
55.
在我国历史上,不同的教育制度造就了知识分子不同的职业选择及职业特征.在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职业选择单一,不能出仕就只能退而为师,而且两种职业之间差距悬殊.而在新教育制度下,知识分子职业选择逐步多样化且职业之间具有平等性.这种职业选择及特征的变迁使知识分子的含义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科举制度下的知识分子,指的是所谓具有士大夫精神的知识分子,新教育制度下的知识分子,则指的是拥有某一方面专业知识的人才或专家,这两类人都可以说是受过高等教育且从事非体力劳动的人员.  相似文献   
56.
士大夫是北宋的审美主体,他们的心理状态和审美趋向直接影响到一个时代的审美思潮。在北宋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士大夫中隐逸心态弥漫。在这一心态的影响下,北宋形成了尚清、尚淡、尚逸的审美思潮。而文学艺术作为最典型的审美活动则集中体现了这一思潮。  相似文献   
57.
李云飞 《现代语文》2008,(11):53-53
一直以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冠之为名篇而流传千古的原因有二:一是这篇诗序的书法价值,古人以“天机流布,挺然秀出”而名之曰天下第一行书;二是从内容来看,作者借诗序而申其志,批判了当时魏晋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得全篇在立意上非同凡响。对于前者,笔者认为毋庸置疑,自不当论,而对于后者,笔者认为,若不将其同诗作结合起来理解,恐怕结论有失公允,流于偏颇。  相似文献   
58.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生于淮安城驸马巷一个破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幼时即过继给叔父周贻淦。四、五岁时,嗣母陈氏就教他识字,背诗、习字。1904年,周恩来随父母、嗣母及两个弟弟一起搬到淮阴外祖父万家,这期间周恩来在家塾中学习旧式课程,自由地阅读万家的藏书,与同辈兄弟嬉戏,但这段欢乐的童年生活因为生母和嗣母的相继去世迅速结束。1908年,周恩来重回淮安并开始当家。靠借债度日的贫困生活,奔走当铺、应付债主的艰辛经历,使他很早就认识了社会万象、人世沧桑,磨练了同他年龄很不相称的精明果断、富有条理的办事能力。“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处深山有远亲”的世态炎凉,在他的心灵里埋下了对封建家庭和习俗的强烈憎恨。  相似文献   
59.
王绪霞 《红领巾》2005,(5):120-122
嗅觉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远逊于视觉和听觉,但由于受楚国地理环境、社会风气及个人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影响,屈原作品中嗅觉审美超越视、听等感官审美,处于异常重要的地位,因而,用“惊采绝艳“这种以视觉审美为中心的语汇来概括屈原作品的特征,就不能充分揭示出作者的艺术个性.&lt;诗经&gt;和屈原作品都用了许多草木意象来比兴,两种比兴在内涵及历史命运上的不同也是显然的,一般认为这种不同是两部作品产生时代相差约三百年,人的思维水平发展了的缘故.其实不然,这种不同是由两部作品的作者分别处在不同的方位立场造成的:一个是民间立场,一个是士大夫文人立场.  相似文献   
60.
关耳 《教育艺术》2007,(12):40-41
古代有识之士曾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一生的理想和追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明确坦言:"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古代封建士大夫、政治家尚能看到修行、节俭对于保持道德操守的积极作用,看到奢靡对于人的精神腐蚀作用,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