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64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73篇
教育   36539篇
科学研究   1511篇
各国文化   60篇
体育   1143篇
综合类   873篇
文化理论   87篇
信息传播   2813篇
  2024年   169篇
  2023年   698篇
  2022年   839篇
  2021年   881篇
  2020年   910篇
  2019年   943篇
  2018年   525篇
  2017年   771篇
  2016年   941篇
  2015年   1521篇
  2014年   3847篇
  2013年   3292篇
  2012年   3792篇
  2011年   4158篇
  2010年   3108篇
  2009年   3021篇
  2008年   3563篇
  2007年   2478篇
  2006年   1802篇
  2005年   1450篇
  2004年   938篇
  2003年   850篇
  2002年   708篇
  2001年   615篇
  2000年   571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3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多元联动是推进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保障,而行动指标是健康促进多元联动实施的靶向标准。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构建了由联动主体、联动内容、联动实施和联动评价等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和69个三级指标组成的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多元联动的行动指标体系。同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多元联动行动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为实现多元联动行动实施的量化指导与评价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体育等部门应完善联动机制,坚持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核心、社区为支持,协同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92.
梳理国内外文献,利用较大规模儿童青少年身体姿态与生活方式调查数据,对6~14岁城乡儿童青少年身体姿态异常状况及相关行为习惯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发现:1)儿童青少年高低肩、胸椎后凸、头部前伸及长短腿等身体姿态异常现象普遍存在,部分儿童青少年存在多种身体姿态异常表现。2)儿童青少年身体姿态异常存在性别、年龄和城乡差异,呈现出累积性和复合性。整体上,随着年龄升高,儿童青少年的各类身体姿态异常发生率趋高。3)虽然卡方检验显示,不同体质儿童青少年身体姿态异常间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但除胸椎后凸外,超重或肥胖儿童青少年身体姿态异常的发生率更高。4)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姿态异常与其行为习惯具有一定关联性。学习或看电脑时能否保持合理距离对儿童青少年是否发生高低肩现象有显著影响;不喜欢体育活动的儿童青少年发生胸椎后凸的风险更高;头部前伸则与经常躺着或趴着看电子屏幕有关。5)影响儿童青少年身体姿态异常的因素极其复杂,一些行为习惯未表现出对儿童青少年身体姿态异常统计意义上的直接影响,可能源于这种影响的延迟性和累积性。在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进行理论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3.
体育环境和运动承诺均会对锻炼行为产生影响,特别是运动承诺水平的高低,是决定锻炼行为坚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选取“上海市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促进联动模式研究数据库”中的部分数据,以1 505名上海市6~15岁儿童青少年作为调查对象,在运动承诺理论的基础上,运用SPSS 22.0和AMOS 23.0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并构建结构模型,考察体育环境、运动承诺对儿童青少年锻炼行为的综合影响,检验运动承诺的中介效应。结果显示:体育环境、运动承诺对不同区域儿童青少年锻炼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r2=0.389,P<0.01);体育环境、运动承诺对儿童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具有直接影响;运动承诺在体育环境和锻炼行为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比较不同运动方式影响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相对效果,为制定有效的运动处方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通过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等数据库进行检索,筛检运动干预儿童青少年的随机对照实验相关文献,最终纳入56篇文献,包含5种运动形式;基于Cochrane 5.3系统评价手册,运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运用R-Studio软件和Addis 1.16.6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运动方式选择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提升存在差异性,具体表现为:儿童期,提高坐位体前屈成绩最佳的运动方式为力量练习(resistance training,RT);立定跳远为多元动作中低强度组合类运动(medium-lowintensity multi-motion training,MT)、RT、运动时间延长(prolonged time of exercise,PTE);仰卧起坐为有氧运动(aerobic exercise,AE)。青少年期,提高20 m递进式有氧心血管耐力穿梭跑成绩最佳的运动方式为PTE;坐位体前屈为RT;立定跳远为MT、RT;仰卧起坐为M...  相似文献   
995.
目的:采用Meta分析综合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探讨智能手机技术对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及青少年静坐行为与屏幕时间可能存在的干预效果。方法:通过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BSCO和中国知网(核心期刊)数据库,获取智能手机技术干预儿童青少年静坐行为及屏幕时间的RCT;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STATA 15.1软件进行合并效应量分析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5篇,其中应用程序(App)干预3篇、短信(SMS)干预10篇、App+SMS干预2篇。Meta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智能手机技术对静坐行为时间的减少无显著干预效果(SMD=0.04;95%CI:-0.06,0.14;P=0.41),但可显著降低屏幕时间(SMD=-0.24;95%CI:-0.35,-0.13;P<0.001)。亚组分析发现,基于SMS技术、SMS+其他、>12岁、>12周、频率<3次/周均可显著降低屏幕时间,但各亚组均未见对静坐行为时间具有显著减少作用。结论:基于智能手机技术干预可有效改善儿童青少年屏幕时间,但对静坐行为无明显干预...  相似文献   
996.
历史上看,幸福在本体论上强调实体,认识论上主张还原,价值论上提倡主体性,难以将人、自然与精神统一,在人性层面丧失了合法性。好生活从方法论上实现对幸福的三重超越,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多种关系达致和谐的状态。在好生活的视域中,儿童与他人、儿童与自我、儿童与自然的关系具有独特性。教育作为一种人为的、有目的的活动,需警惕过度竞争、培育社会情怀、维护统一性,使儿童在社会关系、自我建构与回归自然方面符合天性,享有好生活。  相似文献   
997.
刘谦  王正阳 《教育研究》2022,(7):152-159
童年是一种社会现象。尽管儿童与成人的差别具有恒常性,但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之间的关联却经历了遮蔽、凸显、在趋同中显现的历史性演变。在教育人类学视野下,将儿童视为“他者”,借助田野工作方法,实现对儿童的凝视。通过观察、记录与反思,以“深描”的笔触,追求主位与客位的互动与转换,对儿童的文化意义结构和层级系统提出解读。教育人类学的田野工作方法为研究者与实践者凝视儿童真实的生活样貌并给以生动描述和抽象解读提供了认识论与方法论基础。在此过程中,研究者努力实现对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关联性的转译,搭建不同生命阶段共享的本真性,从而探究以主流价值观实现对未来社会公民给以积极引导的可能性与路径。  相似文献   
998.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下因居家隔离而与亲人得以相聚的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通过重构研究对象亚男的故事,发现由于父亲角色的长期缺位,看似理想化的亲情团聚时刻却潜藏着父子冲突,具体表现为情感交流匮乏、双方媒体素养存在差距、因学习成绩引发言语冲突等。疫情下生活场域的缩小和相处时间的延长是父子冲突的导火索,但同时帮助父子找到矛盾根源、提供化解危机的时空、促进父亲角色意识的觉醒。最终,父子情感诉求得以表达和满足,留守儿童的心理韧性得以建构。  相似文献   
999.
本研究以有别传统视角的传播政治经济学范式,从另一个侧面考察儿童与数字媒介的深层关系,借助田野调查并辅以问卷调查探究儿童在数字时代的生存状况和角色转变。结果显示,时代背景、家庭因素、朋辈规范等共同提供了儿童媒介使用行为劳动化转向的可能性;在资本生产与增值的“数字工厂”中,儿童以“媒介接触型劳工”和“身体参与型劳工”的角色生存,以不同的形式成为数字时代的童工。儿童之所以成为无意识的“数字童工”并进入商品化进程,源于数字产业隐蔽的内在运行机制:其一边制造成人世界对儿童媒介使用的同意,另一边通过营造“美丽新世界”对儿童媒介实践进行价值剥削与资本控制。儿童的劳工化应引发社会对技术宰制儿童现象的重视,通过帮助儿童脱离数字时代的资本陷阱以实现其健康社会化。  相似文献   
1000.
社会微环境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所起作用与家庭、学校同等重要,但长期被忽视和排斥。造成儿童与社会微环境割裂状态的原因,一方面源于我们对儿童发展、儿童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狭隘认知,另一方面也与现有社会微环境的儿童友好度不高、人们对社会微环境的认知偏差、对其情感联结和人文价值的忽视以及此类微环境缺少制度保护有关。恢复和重建儿童与社会微环境的联结既需要研究者、教育者更新并宣传儿童与社会微环境的关系,也需要从城市发展理念和社会治理层面考虑儿童需求,推动儿童友好型城市和社区的建设,提升社会微环境的儿童友好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