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鲁迅辑校古籍手稿》第二函第四册中有鲁迅手抄之《会稽先贤著述辑存》凡五种,都是晋人的著作,它们是:贺循的《丧服谱》、《丧服要记》(附谢徽注)、《葬礼》各一卷,虞喜的《论语赞注》一卷,杨方的《五经钩沉》一卷。五种均抄自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马》。 贺循是当时的礼学大家,《晋书》本传云:“贺循字彦先,会稽山阴人也。其先庆普,汉世传《礼》,世所谓庆氏学。”贺循秉承家学,年少知名,先在地方上当过几任小官,后因陆机的力荐,召补太子舍人,后颇历升沉,他不乐仕进,多次辞谢高位,只是接受了太常一职,行太子太傅。贺…  相似文献   
32.
本文从建院读书,山林佳趣,儒学正传,先贤风范四个方面评介了白鹿洞书院的古代诗歌。  相似文献   
33.
纵观历史长河,对和谐这一理念的探索中,不难发现,曾有无数的先贤为此付出心血与智慧。一个重要的理由在于,追求和谐不仅是中华文化的一个传统,也是古今中外人士的社会理想。和谐理念不仅仅局限在政治话题,而且也是一个学术的议题,因而有必要针对其线索进行梳理。本人对和谐理念问题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因此,下面仅就自己的认识,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34.
本文通过《石钟山记》表现出的出陈补新、完善学说、以求拓展的挑战精神及寻求根源、勇于探索理趣的经历和蕴涵深厚、寓意无穷的旨趣,抒发了文章令人难以释怀的真实。  相似文献   
35.
嘉道年间经世派的崛起,并非偶然,这与晚清所处危机四伏的社会历史环境密切关连."经世派"人士大都以匡济天下为己任,罔顾个人的利害得失,敢于抨击清王朝官场和社会上存在的各种弊病,提出了许多兴利除弊的改革主张,在实践上也取得相当成效.传承弘扬这些先贤、名人的言行业绩,可以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尽管今非昔比,但在某些方面也还值得我们引为重要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6.
中文学科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最悠久的学科之一,它伴随京师大学堂师范馆而生,兼容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平女子师范大学、私立北平辅仁大学三校中文学科之优势,厚积薄发。现藏于首都经贸大学图书馆的辅仁大学国文系毕业论文保存了民国时期中文学科毕业论文的典型特征,为梳理北师大中文学科的学术文脉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为研究余嘉锡、孙楷第、顾随、孙人和等中文先贤名师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37.
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历代先贤们的智慧结晶.但随着近代西方竞技运动的崛起,传统体育文化受到极大冲击,其地位大大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传统体育文化得不到创新和发展,它就极有可能淹没在历史长河中.因此,探讨影响传统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内外因素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8.
张謇、黄炎培与陶行知对"教学做合一"模式的开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飞 《中国成人教育》2008,2(1):117-118
早在二十世纪初叶,我国职业教育的开拓者张謇、黄炎培、陶行知就创造性地提出"教学做合一"思想,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他们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极其宝贵的财富.因而加强研究、学习三位先贤的"教学做合一"思想,是我们不断完善"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进一步深化高职教育改革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39.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内涵丰富,以其完善的造型被海内外人们所折服,两千多年来形成独特的风格,诸多的特点与功能,使人叹为观止.介绍了园林的"五大要素",中国古典园林的构造映射出先贤工匠们的聪明才智,他给中华民族后人留下了永恒的精神财富与巨大的物质财富.  相似文献   
40.
本文略叙益阳人文,首言龙洲书院,次述胡氏家学,再及先贤成就,用意在于鉴古观今,再鼓重教兴学之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