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69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64篇
教育   5764篇
科学研究   905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160篇
综合类   195篇
文化理论   27篇
信息传播   532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12篇
  2022年   211篇
  2021年   258篇
  2020年   229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210篇
  2015年   453篇
  2014年   844篇
  2013年   527篇
  2012年   570篇
  2011年   607篇
  2010年   560篇
  2009年   463篇
  2008年   543篇
  2007年   386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81.
前不久,参加一个作文大赛的评比,读到几个外省孩子的作文,颇受感动,想不到孩子的心思这样细腻,心里不禁嘀咕:我们班的孩子有这样的心思,有这样的细腻感知吗?我想试一试.  相似文献   
182.
以“情报感知”理念指导战略性新兴产业情报工作,能够帮助决策者应对复杂决策环境和科学把握产业政策窗口。本文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制定关切下,分析了情报用户需求、情报对象内容、情报任务组织三类情报感知要素,以情报感知线索发现、情报感知技术应用、情报感知结果刻画作为实施要件,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决策中的信息不完备问题,提出了基于情报感知的解决方案,为开展基于情报感知理念的科技情报工作提供了参考示范。  相似文献   
183.
前几日,听了一节语文研讨课《斑羚飞渡》。研讨时,很多老师都认为这是一节比较完美的课。确实,这节课上的非常“实”,思路非常清晰,也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从导入新课、整体感知课文,到主题的挖掘,“性格”的分析,一直到最后的拓展,都是学生自己在读、思考、讨论、总结,  相似文献   
184.
学生思考问题,我们一般要求他们要有序思考、有据思考、创造性地思考。其中有据思考应该是学生思维方式的核心。没有依据的思考,会使思维具有盲目性,逻辑混乱。因此,培养学生有据地思考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85.
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通信、数据存储技术及仪器设备工作状态感知采集技术的贵重仪器设备运行管理方案,通过仪器工作状态信息自动采集、传输和数据共享等方式,实现高校贵重仪器设备运行的网上全过程管理,提高贵重仪器设备的运行和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86.
笔者对2010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的现代文阅读试题进行了重点研究.总的来说,中考现代文阅读的命题仍然以能力、素养为先,以知识、基础为重,呈现出"稳中出新、取材于外、注重个性、贴近生活"的趋势.纵观各地的中考语文卷,现代文阅读往往要占全卷的一半篇幅,分值大多要占到四分之一,但据部分地区中考现代文阅读评卷的数据统计,中考现代文阅读的平均得分率在56%左右,低于文言文阅读,更低于作文.  相似文献   
187.
自我感知理论是研究激励问题的重要理论之一。从自我感知理论出发,分析学生对自己学习行为进行归因的方式和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提出该理论对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活动中的启迪。  相似文献   
188.
慕英爽 《辽宁教育》2011,(1):100-101
教育家叶圣陶曾经指出:"教师教任何功课,都要引导学生入知识之门,上科学之路。"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呢?下面结合《生命生命》第二课时的教学谈谈我的粗浅见解。  相似文献   
189.
误区一:词单位阅读阅读视觉感知为字符号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因而读者阅读材料获取信息,不应一个词一个词地感知,而应以表达完整思维的语义单位—4—5个词组成短语或句子,作为译码的加工单位。阅读时,应通过眼睛感知文字符号,眼球进行跳跃式的停顿,而  相似文献   
190.
【考点梳理】记叙文阅读的常见考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整体感知,了解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和记叙文的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明确记叙的线索,把握记叙的顺序。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3.结合语境,理解关键词句在文中的含义,赏析重点词句。4.了解记叙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