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篇
  免费   0篇
教育   433篇
科学研究   3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1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71.
沈平 《物理教师》2001,22(7):31-32
2000年8月,国内两家颇具影响的物理教学杂志同时刊登了两位中学教师合写的关于光电效应中入射光强的文章.文章通过对光电效应规律的分析,得出两点结论:(1)入射光强只是反映单位时间内入射光子数多少的物理量,而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2)在波动理论和量子理论中,光强的概念是不同的,前者反映光的能量,后者反映光子数的多少.  相似文献   
72.
中学《生理卫生》课“感觉器官”一节有测试盲点的实验。大部分学生均能做成这个实验而确信眼球视网膜上盲点的存在。但对于盲点的位置是在“靠近鼻侧的一边”而不是在“相反的另一边”,理解起来都有一定的困难。为此,我设计了盲点位置演示仪这一直观教具,其材料易得,制作容易。学生一看就能很容易地理解:视网膜上的盲点,位置是在靠近鼻侧的一边,而且略偏上的部位。  相似文献   
73.
在初中《生物》第一册(下),第十章“鸟类”知识介绍中,安排了“家鸽的结构和生理”这一节教学内容。它是教学重点,同时也是难点。由于“双重呼吸”是家鸽的飞翔中表现出来的,因此,应用挂图、解剖家鸽等教学手段,都很难使学生准确地领会“双重呼吸”这一生理过程。为此,我设计、制作了“鸟类双重呼吸演示仪”,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教学难点。此教具直观、形象,可见度大,使用方便,在教学活动中深受师生欢迎。  相似文献   
74.
75.
根据视觉三原色理论,选择“适当”的红、绿、蓝色光进行混合,可以模拟出自然界的各种颜色。色彩的混合方法有两种形式:加色混合法与减色混合法。加色混合法是将不同颜色的光对眼细胞的刺激叠加;减色法是从白光中减去相当于补色(中间色)的部分,使需要颜色的色光刺激眼睛的视觉细胞。在加色混合法中可分为:  相似文献   
76.
阐述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演示仪的结构、原理、用途、制作说明及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77.
"光电效应"是光的粒子性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光的本性中一个高考热点.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澄清一些易混淆的概念,如"光子"、"光电子"、"光子的能量"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等,这对理解光电效应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8.
罗晓东 《物理教师》2003,24(1):3-23
“光电效应”是教学中难以直接展现的物理现象之一 ,究其原因主要有 :①光电子会因受到锌板的反向电场作用而终止逸出 ,使锌板上的电荷难以达到量的要求 ;②静电实验受天气状况及仪器本身的绝缘性能影响较大 ;③锌板表面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碍电子的逸出 .针对这一实验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摸索总结出了一些方法 ,这里将本人的一些体会作一介绍 .1 .预带电荷法 :取一块经砂纸拭擦过的锌片、一个经过烘干处理过的验电器 (下同 ) ,把它们连接在一起并使它们带上负电 (如图 1所示 ) ,再用“医用杀菌紫外灯”照射锌片 ,验电器箔片的…  相似文献   
79.
从光电效应现象看光的本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光的波粒二象性与量子光学理论和经典光学理论的内在联系为基础对光电效应进行研究,纠正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错误的认识,为今后的有关光的本性的教学研究工作的建立一个正确的观点.  相似文献   
80.
地球的形状主要是由地球引力和自转产生的离心力决定的。地球在自转时,由于不同纬度处的速度不一样,在两极处速度最小,在赤道处速度最大,它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也就不同,在这种自转作用下,必然使地球成为一个在靠近赤道处向外凸起的椭圆球。经现代科学手段的精确测量得知:地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