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2909篇
科学研究   72篇
各国文化   21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109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47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262篇
  2011年   293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381篇
  2007年   263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法国名小说家莫泊桑的《项链》是高中语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它再次出现在上海高中语新教材高二年级第一册的第一单元中,该单元是由以“平民”为话题的一组不同体裁的章构成的。玛蒂尔德出身于“小职员”家庭,又嫁给了一个“小书记”。这两个“小”字注定了她是属于社会的中下阶层的一介平民。小说叙述了这个平民女子的人生命运。[第一段]  相似文献   
42.
阅读理解类试题的文字叙述一般较长,信息量较大,各种关系错综复杂,不易梳理。因而应使学生搞清楚试题中各种量的关系、位置特征或数量特点,并根据试题昕问去作出正确的解答.  相似文献   
43.
莎士比亚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艺术家,其作品既呈现了人文主义情怀,又体现了莎士比亚对传统基督教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本文试图通过莎士比亚悲剧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的考察,进一步理解莎士比亚独特的艺术视角.莎士比亚在思想内涵上汲取了基督教文化精华的同时,在艺术形式上也继承了基督教经典圣经的艺术精华.体现在借鉴圣经中的叙述结构,人物原型,意象等几方面.通过以上几方面的探讨更加深化对莎比亚戏剧的认识,从而丰富读者们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44.
叙述的类属性对翻译的指导作用体现在其与语场、语旨和语式的结合,使译文符合类属性的文体特征,实现源语文本与目标文本的自然过渡.  相似文献   
45.
自课改以来,传统的应用题教学改为了解决问题。传统的应用题多以文字叙述,内容通常安排在一个单元或一段章节中,如归一问题、工程问题等,解题时有一定的套路可以模仿,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解决一类问题。而解决问题呈现形式多样,“文字、对话、图例、表格”皆有,没有专门的单元设置,分散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  相似文献   
46.
感情真挚是高考语文大纲提出的作文基础等级之一。所谓感情真挚,就是要求考生在文章中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使感情的流露给人真实感、真诚感,而不是生硬地装饰,更不是虚情假意。怎样抒写真情实感呢?(一)借事抒情。通过叙述事件,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江苏高  相似文献   
47.
库切的《夏日》是一本虚构式自传,这篇小说整体上就是被采访女性们的回忆式叙述,以主人公约翰为叙述背景,而他的情人和朋友们则成为叙事话语的主体。这种反传统性与小说叙述结构模式的创新性相一致,更与库切作为一个反叛性的怀疑论知识分子的身份相一致。  相似文献   
48.
一晚明是一个奇特的时期,解读这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人文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阅读这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叙事文学作品。相关作品的资料整理、文化解读,国内各种专著已经很多了,黄卫总教授的《中华帝国  相似文献   
49.
鲁迅的小说《幸福的家庭》以讽刺的笔法试图惊醒当时那些正"做着好梦的青年",鲁迅对他们不仅有嘲弄更有深切的同情。本文从叙事学的叙事空间不与第三人称内聚焦叙述两方面,探讨《幸福的家庭》深沉的讽刺艺术。  相似文献   
50.
《天堂》体现了非线性叙述和开放性的后现代叙事特征。叙事的片段化、多次反复性等叙事手法,是莫里森对美国黑人"破碎"历史的解读;小说中的叙事空白,人物身份的不确定,男性声音与女性声音交替错杂,促使读者充分参与文本的建构,从而引发读者的思考,深刻体会莫里森对黑人祖先那种既骄傲又沉痛和担忧的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