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339篇
  免费   324篇
  国内免费   376篇
教育   73845篇
科学研究   5997篇
各国文化   690篇
体育   3434篇
综合类   3247篇
文化理论   1091篇
信息传播   14735篇
  2024年   467篇
  2023年   1974篇
  2022年   1697篇
  2021年   1648篇
  2020年   1449篇
  2019年   1469篇
  2018年   776篇
  2017年   1356篇
  2016年   1597篇
  2015年   2941篇
  2014年   7054篇
  2013年   6484篇
  2012年   7765篇
  2011年   8366篇
  2010年   7200篇
  2009年   6921篇
  2008年   8717篇
  2007年   6521篇
  2006年   5519篇
  2005年   4948篇
  2004年   5081篇
  2003年   4553篇
  2002年   3024篇
  2001年   2244篇
  2000年   1575篇
  1999年   481篇
  1998年   293篇
  1997年   246篇
  1996年   190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4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22.
123.
新课改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理念,它在重视人道主义、创造性、学生的主体精神等方面体现了时代精神,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尝试将上述理念引进课堂,以期引发课堂教学中实现“四个改变”。  相似文献   
124.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本身就是发展的科学,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品质,它体现的就是时代精神、创新精神。创新是新闻的灵魂,所以新闻要想做到与时共进就要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5.
论竞技运动训练中的人文精神关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目前的竞运动训练体系价值目标与奥林匹克运动所追求的价值目标的背离,以及由此造成的运动员的异化,指出目前的竞技运动训练体系缺乏足够的人文关怀。本文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初探竞技运动训练的应然模式。  相似文献   
126.
近年来,新闻发布机制的确立和新闻发言人的出现成为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一方面,它为我国各级政府部门有效地与媒体和公众进行信息传递和意见交流,从而最终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目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它也为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提出了许多带有鲜明本土色彩的研究课题。毫无疑问,对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发布机制进行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探索,必将有助于我们将以西方为中心的新闻学和传播学理论运用于中国的具体语境之中,从而为实现新闻学和传播学学科建设的“本土化”提供一个新的话语平台。  相似文献   
127.
西岭的四季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学语文的最终目的在于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此有独到的阐述。“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  相似文献   
128.
《对外大传播》2004,(4):28-31
“中国的改革开放正是为了推动中国的人权进步,两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改革开放为人权进步创造了条件,人权进步为改革开放增添了动力。如果把两割裂开来,以为中国只注意发展经济而忽视人权保护,这种看法不符合实际。正如贵国前总统罗斯福曾指出的‘真正的个人自由,在没有经济安全和独立的情况下,是不存在的’,‘贫无自由’。”这是2005年12月1O日国际人权日时,温家宝总理访问美国,到哈佛大学参观后演讲的内容。这篇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章介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和中国人权的进步,给国际讲坛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下面全刊出,以飨读。  相似文献   
129.
赵静 《图书馆论坛》2006,26(1):207-208
1992年盛夏,四川大学图书情报学系毕业的我,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怀揣无数梦想和期待,与那个时代大多数同龄人一样,享受着国家给予天之骄子分配固定工作的优越待遇,来到了四川建材学院。不曾想那时迈出的这一步,让我一呆就是13年,我的命运与图书馆的发展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成长与成熟的温床滋生出一段段剪不断、理还乱,欲罢不能、欲说还休的图书馆情结。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