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796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219篇
教育   59296篇
科学研究   3418篇
各国文化   551篇
体育   2193篇
综合类   1981篇
文化理论   869篇
信息传播   7832篇
  2024年   276篇
  2023年   1164篇
  2022年   1234篇
  2021年   958篇
  2020年   804篇
  2019年   859篇
  2018年   477篇
  2017年   761篇
  2016年   888篇
  2015年   1768篇
  2014年   4966篇
  2013年   4748篇
  2012年   5633篇
  2011年   6135篇
  2010年   5276篇
  2009年   5102篇
  2008年   6791篇
  2007年   4840篇
  2006年   4219篇
  2005年   4037篇
  2004年   4294篇
  2003年   3928篇
  2002年   2506篇
  2001年   1861篇
  2000年   1327篇
  1999年   359篇
  1998年   233篇
  1997年   187篇
  1996年   130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3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91.
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机会,有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2.
同礼会、文化的历史发展一样,文学的历史也往往呈现出惊人的相似之处,尤其是那些具有共同审美追求的作家,他们之问有相当深刻的心灵的“默契”。当我们把视野投向新文学运行的历史轨迹中时,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乡土小说和时隔60多年后的寻根小说的作家的“默契”自然地进入我们的眼帘。从现实主义文学精神的飞扬和流动的视角来看,二者不仅是相通的,而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在有声有色的地域性文化中所表现的自然生态下的生态和心态,以及渗透于其中的文化价值取向与审美追求是相近的。它们的出现不仅不是对现实的疏离,相反却是文学现实主义精神进一步走向深入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3.
194.
刘召华 《农村教育》2006,(11):64-64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情绪是一个人对一定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对目标的实现与否作用极大,它是一个人的精神能源,尤其在人的智力活动中,作用更为突出,如果离开它,人的行为则会缺少原动力。这进一步说明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其学习热情等积极的情绪,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积极的情绪,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5.
吴启和 《江苏教育》2001,(18):12-12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不具备设计能力、创造能力的“工程师”,只能是徒有虚名。时下,我国绝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小太阳”,有的甚至是“小皇帝”、“小公主”,对他们施教,如果没有一点匠人匠心、艺人艺心,往往收效甚微。我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有几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6.
197.
记者的精神     
吴万里 《新闻界》2001,(4):41-41
常读报常感受到记者的一种精神,一种敬业精神。比如有些记者业务能力并非很强,但其敬业精神能使其勤能补拙,也照样采写到不少新闻,有的甚至是常易被人疏漏的新闻。比如上海新民晚报女记者邵宁已算是比较有成绩的记者,但从不小看一些不起眼的新闻。10月2日该报综合新闻版上她采写的一则小新闻:“与鸟同嬉佳节乐趣多——和平公园鸟语林侧记”,读后顿觉津津有味。别小看这么一则小新闻,它至少向读者提供了一个假日出游的好去处,而且在上海这一“水泥丛林”世界里,她向我们指点的是一个回归自然、进入鸟语花香的好去处,多么具有诱惑…  相似文献   
198.
199.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华民族绵延和赓续的精神动力。这种民族精神在弘扬中发展,又在发展中弘扬。张海迪精神和“抗击非典”精神分别反映了改革开放以后个体和民族集体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从这两种精神,我们不但看到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发展和弘扬,也看到这种精神必将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200.
一、要重视意识与作风相结合的训练 “正确篮球意识”与良好比赛作风都是运动员头脑中必备的精神素质,是一个事物中的两个不同的侧面,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