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5518篇
科学研究   219篇
各国文化   35篇
体育   83篇
综合类   335篇
文化理论   24篇
信息传播   19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90篇
  2014年   371篇
  2013年   341篇
  2012年   330篇
  2011年   445篇
  2010年   452篇
  2009年   542篇
  2008年   628篇
  2007年   521篇
  2006年   378篇
  2005年   276篇
  2004年   285篇
  2003年   241篇
  2002年   262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92.
《左传》女性形象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阅读《左传》,就像是在看一出女性的悲剧,在那个男性话语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女性的地位已经沦落到了无以复加的卑微地步。在男性掌权的统治中,绝大部分的女性在面对男性的安排时,被悲剧性地定格为各种各样的角色。对此,她们如同一群无功的羔羊,除了服从,只有沉默。  相似文献   
93.
周朴园是一个悲剧人物。曹禺的悲剧观超越了具体的社会人生问题而直指人的生命本质。曹禺悲悯的是在终极意义上人的渺小,针对人类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处境而唱悲歌、周朴园的悲剧就是人的本能欲求被外在伦理规范吞噬了的悲剧。他的确是一只冲不出“狭之笼”的“鸟儿”!  相似文献   
94.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元剧之文章》中提出了一条衡量悲剧性的颇具启发力的标准,即“主人公之意志”。他说在元悲剧中“其最有悲剧之性质者,则如关汉卿之《窦娥冤》、纪君祥之《赵氏孤儿》。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赴汤蹈火者,仍出于其主人公之意志。”在王氏看来,  相似文献   
95.
《古诗十九首》被誉为“五言之冠冕”,言浅情深,有着非凡的感发力量.而《涉江采芙蓉》又是其中短而又短的“闪电战”,看似简单,但要将其中的悲剧美品味深透却并非易事.本课即着眼于挖掘诗歌的空白处,由翻译补充男女主人公入手,想象入境,深入揣摩人物情感,入乎其内;再结合时代背景,深入品析结尾句“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使诗歌的主题跳出情诗的范畴,深入理解诗中所言之人生悲凉,并以写作诗歌片段的形式加以体现,出乎其外.短文长教,整节课多处横向拓展同题材诗歌,加深学生对传统诗歌的理解.  相似文献   
96.
尼采美学有着很明显的非理性特征。他用古希腊神话中日神和酒神的形象来说明艺术的起源与本质。认为人的生命本能、原始的冲动才是艺术的动因和艺术的根本。尼采激烈批判的苏格拉底主义,实际就是理性至上的思想。他认为现代文明病的症结就在于生命本能的衰竭。只有复兴悲剧精神,用古希腊的酒神精神激发民族的活力才是文明的出路。  相似文献   
97.
本试图通过本分析,证明《红楼梦》的人道悲剧是在天道的立场上的,其宗旨在于设言劝世,曹雪芹在人道悲剧的处理上,体现了一个似乎陈旧的法则:福善祸淫。但是它提升了人的心性,人的道德选择对于自身命运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98.
解读《老人与海》的悲剧美与崇高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塑造的主人公圣地亚哥,是一个英勇奋战的失败者。他在大海上与厄运顽强搏斗,最后的战利品却是一副残剩的鱼骨,这种以失败而告终的结局将悲剧色彩推向高潮。悲剧艺术,实际上就是拿被毁灭的美给人看,美的规律就此产生,因而其感染力是强烈的、长久的。然而,圣地亚哥的自信、勇气、力量和尊严震撼人心、催人奋进,崇高美由此产生。悲剧通过丑对美的暂时的压倒,强烈地展示了美的最终的必然的胜利。《老人与海》特殊审美魅力就在于由悲剧美超越到了崇高美。  相似文献   
99.
<桃花扇>结尾写侯李二人双双入道,很多人对这一悲剧结局的合理性表示怀疑,甚至加以否定,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对这一悲剧结局的内涵没有正确的认识.其实,"入道"并非消极逃避,也非"真解脱",而是一种抗争.从全剧的主题、人物性格、艺术创作等角度分析,这种安排都具有合理性, 另外,它还具有极大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00.
海岩的小说是理想与现实的结合,在现在这样一个日益物质化、商业化的社会里,在这样一个人们已不知爱为何物的社会里,他为我们精心打造着唯美的爱情童话,给我们以无尽的憧憬和遐想。海岩的作品有其鲜明的特色,形成了"爱情 案件"的"海岩模式"。爱情与死亡是海岩作品永恒的主题,有了"死亡","爱情"才变得节外生枝;有了"爱情","死亡"才显得凄美动人。美丽的开始却注定着悲剧的结局,而悲剧的存在是因为不被人理解而产生的孤独。这种孤独则来源于现代社会多元的价值观念的冲突:命运的冲突、人性的冲突、文明的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