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47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5976篇
科学研究   575篇
各国文化   25篇
体育   78篇
综合类   215篇
文化理论   42篇
信息传播   1481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331篇
  2014年   752篇
  2013年   619篇
  2012年   749篇
  2011年   824篇
  2010年   717篇
  2009年   606篇
  2008年   826篇
  2007年   526篇
  2006年   432篇
  2005年   382篇
  2004年   289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假日电视是专门围绕假日的某个主题精心策划、精良制作有一定娱乐性、互动性、参与性并在假期里连续播出的系列节目。据统计我国目前有9亿多电视观众,中国公民全年有三分之一的法定假日,假日里“平均约4成的居民选择出行,而大多数居民仍然选择在家休息”,这就给假日电视提供了广阔而有潜力的观众市场。假日电视以中国特有的新型节目形态,正在提升媒体的社会注意力,扩大品牌知名度,加大广告收益,成为传统电视媒体扩张发展空间的黄金机会。  相似文献   
42.
隐性采访作为新闻采访的一种非常规方式,其被新闻业界正式或主动采用,是近代新闻事业在西方诞生之后的事情。近年来,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和新闻媒体经营的侧重点趋向商业利润的背景下,隐性采访得到了业界广泛的认可和大量的使用。然而,学术界却对隐性采访持相异的看法。原因在于其在法律上缺乏明保护但却禁区重重,操作手段又有违社会道德规范,有损于新闻媒体的正义形象。  相似文献   
43.
实现和维护我国公民图书馆权利的思考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和依法治国的理念出发,根据法律权利的实质概念,对图书馆权利的概念进行合理定位和清晰定义,多方位地阐述图书馆权利的内涵,提出我国公民图书馆权利的实现离不开有效的社会维护,最后指出我国公民图书馆权利的真正实现取决于民主政治的进程和法制化建设程度。  相似文献   
44.
公共图书馆在21世纪将是我国“公民的大学”是社会公民的终身教育基地”要真正成为“公民的大学”,公共图书馆必须在读者范围上全面开放,在服务范围上全面扩展,在服务方式上灵活多样。  相似文献   
45.
韩国公民新闻网站OHMYNEWS打出“每个公民都是记者”的旗号并取得成功,在业界和理论界成为典型,作为一个公共新闻媒体的典型,本文试图以OHMYNEWS为个案,简要分析韩国网络公民新闻媒体现状,从韩国的政治、国民性格和相关技术发展的角度纵向浅析网络公民新闻媒体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6.
《出版发行研究》2006,(6):70-70
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又一个出版物发行联合体——中国音乐出版物发行联合体(下称“音联体”)于5月26日在北京诞生了。  相似文献   
47.
“人民”的概念,不应再是抽象空洞的名词,而是各种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下的劳动者、千千万万创造着财富的纳税人.以及我们国家的每一个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的公民[编者按]  相似文献   
48.
李云清 《新闻前哨》2006,(11):83-84
一、外交为民的源头:海外华人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1998年,印尼发生排华骚乱。 2004年4月,伊拉克武装分子扣押7名中国人质。 2004年5月5日,3艘台湾渔船在非洲某国海域涉嫌无证捕鱼被扣押。  相似文献   
49.
杨帆 《记者摇篮》2006,(4):27-29
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律建设的不断完善以及公民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新闻侵犯名誉权的诉讼案件出现了上升的趋势,人民群众同新闻机构打官司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这种趋势从总体上看,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公民已经懂得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但从个别案件来看,也反映出一些问题:一是一些当事人对什么是新闻侵犯名誉权,什么是正当的舆论监督分不清楚,缺乏正确的认识;二是由于新闻法尚未出台,一些人钻法律的空子,寻找新闻单位在报道中的一些失误,通过诉讼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三是有些人想利用法律关于保护名誉权的有关规定作为…  相似文献   
50.
随着公民们法制意识的日益增强,摄影记者面临的法律“地雷”,正变得更加“易爆”。精彩照片的背后,也埋着肖像权、隐私权、名誉权等纠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