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5101篇
科学研究   338篇
各国文化   17篇
体育   151篇
综合类   190篇
文化理论   48篇
信息传播   460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584篇
  2013年   399篇
  2012年   459篇
  2011年   508篇
  2010年   514篇
  2009年   502篇
  2008年   570篇
  2007年   420篇
  2006年   299篇
  2005年   333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谏太宗十思疏》以“思”为线索,将所要论述的问题联缀成文,文理清晰,结构缜密。其在论证方法与语言艺术方面极具特色。  相似文献   
102.
孙艳 《早期教育》2007,(9):18-23
幼儿园教育环境的设计不能只追求一种视觉效应的显色,而要体现内在品质的秀色。其色彩概念、造型概念要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儿童未来的艺术修养、文化品位、人生态度等打下深深的烙印,并可能造就他们的艺术才华与创新思维。所以我园在设计环境的时候特别注重在细微之处品质的彰显。  相似文献   
103.
伟大作品<红楼梦>的主要人物林黛玉在作品的关键情节--黛玉之死中说的三句重要的话,是黛玉之死心解的绝好突破点,由此揭示出黛玉身上的崇高的力量所高扬的刚性之美,组成作品内在精神的重要部分,成就作品经久不息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4.
质量伦理在当代社会经济中不再仅仅是附属于商业的职业伦理,它是当代经济活动或企业活动不可缺少的内在伦理机制,是经济制度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动力。质量伦理意味着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国家经济竞争力,它对市场经济作为一种避免畸形经济的健康经济、高生活质量标准的经济具有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5.
课堂时间教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对时间的不同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形成钟表时间教学观与内在时间教学观。作者批判了钟表时间教学观的划一性、程序性、外塑性等方面对课堂教学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发掘了内在时间教学观保护学生创造性、注重经验的连续性、尊重学生的生命体验等方面的内在价值,并呼唤走向富于弹性的教学时间观。  相似文献   
106.
本文分析了写作流程中判断的存在、存在方式、地位与作用,指出对写作有直接影响的是作者对事物基于直接判断之上的语义判断,它是贯穿写作过程始终的一个核心问题,既决定写作的内容,又决定内容的表现形式,制约着写作的走向和文章的最终形态  相似文献   
107.
表扬与内在动机的关系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问题,在心理学界长期并存着表扬有益于内在动机和表扬削弱内在动机的两种对立的观点。最新研究表明,表扬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如表扬者是否有真诚的态度;表扬能否增强受表扬者的胜任感和自主感,能否促进受表扬者正确的归因方式的形成;表扬者传达的行为标准或期望是否恰当等。在教育实践中。  相似文献   
108.
《世界教育信息》2007,(2):89-90
日本决定在海外加强推广日语,并计划在数年内在世界上增建至少100个日语中心。  相似文献   
109.
“一山一水一圣人”这一观念成说的形成,与“山”、“水”、“圣人”间内在的和时空上的关联密切相关。前者主要体现在三者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哺育和发展上,而后者在中国传统古籍有关记载中有着明确的印证。“一山一水一圣人”作为一个抽象概括的观念,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110.
自由与实行自我意志的障碍之消除,并不完全相同:自由仅仅是实行自我意志的自身之外的外在障碍之消除;实行自我意志的自身内在障碍之消除,并不是自由,而是利用自由的能力或条件。柏林与格林都误将利用自由的能力当作积极自由,而将自由本身当作消极自由。只不过,格林是直接将利用自由的能力叫作积极自由;而伯林虽然反对将利用自由的能力与自由本身等同起来,但是,由于他误将理智支配感情当作自由,因而也就间接地将利用自由的能力———亦即实行自己意志的自身内在的感情障碍之消除———叫作积极自由罢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