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2篇
科学研究   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人们在头脑中运用感知所获得的表象,经过加工改造,从而创造出一个并未直接感知的新事物的形象,称做想象。想象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种。所谓再造想象。就是创造出客观上已经有的,但自己并未感知过的事物形象:所谓创造想象,就是在对记忆表象经过加工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新的形象。  相似文献   
52.
语文是一门富有创新内涵的学科,其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求都包含着创新教育的诸多因素。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并且使其充分地释放出来,就必须给学生自由思考、自由想象的空间,并摒弃教学中那些妨碍创新思维发展的诸多因素,激活埋藏在学生心底的创新意识,继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下  相似文献   
53.
在中学古诗词教学中,由于所涉及的景色风物、人情世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很大差距,学生在理解上便存在很多障碍,难以体会感知,古诗词教学很多时候都成了教师的"一家言","满堂灌",显得枯燥而乏味。  相似文献   
54.
徐明伟 《小学生》2013,(5):56-56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囊括整个世界。"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想象开始的。通过美术教学,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是小学美术的教学目的之一。在美术教学中,要增强学生想象的生动性,教师首先要创设一种有利于想象的教学情境,不断挖掘教材中的情景因素,并结合各种教学手段,去丰富学生想象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一、用音乐形象激发想象绘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绘画的芳姿倩影,可以说美  相似文献   
55.
加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条重要途径。因为想象力囊括世界的一切,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是一门充满想象空间的学科,在教学中更应捕捉机会,采取多样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下面着重谈谈我对学生再造想象培养的一些尝试。所谓再造想象,就  相似文献   
56.
语文课本中的插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听、说、读、写的能力。合理有效地利用插图资源,将大大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苏教版的语文教材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图文并茂,几乎每  相似文献   
57.
一、观察作文,想中求新"想"即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无论是再造想象还是创造想象,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都是十分有益的。想象的表象材料来源于客观现实。小学生获取表象材料的关键靠观察。因此,观察作文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是这些丰富多彩的生活要转化为写作材料,必须借助于对周围事物认真、仔细的观察。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要调动学生的各种  相似文献   
58.
幼儿的情感情绪具有易感染性的特点,其思维表现为具象性、想象以无意想象和再造想象为主,且总是带着游戏的心理进入阅读。我国幼儿绘本市场正处于迅速发展期,但国产幼儿绘本却并没有做到从儿童本位出发进行创作,存在着情感苍白、说教严重,图画与文字配合生硬,过于依赖传统元素,创作雷同、细分不够等问题。  相似文献   
59.
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它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想象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三种。通过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表象、丰富学生的言语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本文拟结合初中语文的教学实践谈谈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体会.  相似文献   
60.
文本是意义有待确定、有待实现的对话构成品,它在理解中存在.文本的语言并不是对实物的模仿m而是对观念的唤起.它指向一个虚构世界,这个世界只存在于读者的想象之中.读者的想象既是对文本语言的应答,也是在充实这个文本.由于语言的非周全性和文学描写的非实在性,文本还只是个框架.这个框架为读者的想象框定了范围也为它留出了充分的空间,在艺术理论上一般称之为空白.阅读就是不断地沿着框架去填补空白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