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体育   6篇
信息传播   18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不知不觉间,订阅《军事记者》已快一年了。回首这近一年的写作经历,不禁让人感慨万千,往昔的感受一点一滴涌上心头:没上稿时的失落沮丧,上稿时的激动兴奋,  相似文献   
142.
143.
爱情退稿     
16岁那年.我就读于山东省城的一所中专学校,由于家庭贫困.我过着半工半读的生活。先后干过家教、酒店服务生、打字员等钟点工,但还是穷困潦倒,生活难以为计。就在我走投无路准备辍学的时候.同舍的好友小丁为我指点迷津,说我文笔不错,可以尝试着给报社写稿挣钱。  相似文献   
144.
鄙人断断续续搞了十多年新闻报道工作,时常给一些编辑打打电话,自觉收获不小?而如今,虽仍经常写点小稿。却很少给编辑打电话了,因为据我所知愿意听作电话的编辑很少,有的编辑甚至对作的电话感到很讨厌。其实,作给编辑常打打电话,是有许多好处的。其一,作能及时了解报社一个时期的宣传动态。提高写稿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45.
二哥不愿领受这样的辛苦,就用砖头去碾压那密麻麻的花生。如此一来,效率是大大提高了,但是粗暴的碾压,却让花生仁很受伤,有的碾成两半,有的成为碎末。父亲回来见状,很是恼怒,说:"这压坏了,怎么能做茶料?"于是,粗暴改为温柔,代价又是手指的受伤。二哥憎恨父亲,认为他今天这份命运,是父亲造成的。他的温柔是暂时的,父亲不在时,他就旧技再演,卷土重来。我从厂里头拿回家的茶料,他一些津津有味地吃,一些则啐在地上,恨恨地说,"叫你剥削我!叫你压迫我!我叫你粉身碎骨!我叫你粉身碎骨!"说着,还用脚去踩,去碾。花生仁难免有臭粒的,我但愿二哥啐出来的花生是这样。否则,他这就是借题发挥的变态。  相似文献   
146.
姚利 《青年记者》2006,(14):14-14
“谁进球都行,只要别误了我的火车。”瑞士和乌克兰的比赛僵持到85分钟,我实在忍不住了,脱口而出的这句牢骚马上引起看台上中国记的共鸣。如果比赛不能在23点正常结束,我们就只能坐凌晨2点的火车,4点才能回到法兰克福驻地。一场淘汰赛里最垃圾的比赛几乎耗掉了我们整夜时间,想到昨天熬夜写稿,明天还要去多特蒙德,我决定提前退场。  相似文献   
147.
庞艳 《新闻窗》2007,(2):83-84
做了多年记者,总是听见同行在议论某某写稿是一流的,某某又写不了好东西,没有水平等等。笔者深不以为然:同行们只看见了现象,没看到本质。其实作为一个真正的新闻人,采访是最重要的、最能体现一个记者水平  相似文献   
148.
杨卓光 《新闻窗》2008,(6):123-124
所谓通讯员,就是积极为新闻媒体写稿投稿的作者,他们有业余和专业之分,业余的大都是在从事本职工作的同时,出于热爱而为各家媒体写稿投稿,专业的则是以此为谋生职业,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职业撰稿人。  相似文献   
149.
1:10与10:1     
中国记协公布的2005年度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名单中,多年从事重大典型和普通人物报道的诉华社记者张严平光荣当选。张严平说过一句体会根深的话,她说,采写一篇几千字的稿件,采访笔记往往有几万字。也就是说,见报稿与采访记录之比为1:10,这是一个令人敬佩、令人感动、令人刮目相看的数字之比。不到现场不写稿,到了现场采访不细不写稿。这几乎是所有名记者、名编辑的共同感受。因而对待每一篇稿件能做到字斟句酌,精益求精。  相似文献   
150.
田之章 《军事记者》2006,(11):54-55
刚接手编辑《集思广益》专栏时,经常有一些认识和不认识的同志问我,怎样给这个栏目写稿。所提的问题归结到一起,就两句话:写什么、怎么写。我的回答也是两句话:多看看、多想想。这个回答显然不能使提问者满意。一些熟悉的朋友反问:多年的厨师难道煮粥不会?当然,这是把我看高了,把这个栏目看小了。不会煮粥的厨子有的是。经过几个月学习摸索,放水多少,添米几许,火候大小,总算摸到一点门道。我把我的体会说出来,算是对我回答的一个补充吧!知道“写什么”,先得搞清“是什么”。这就要从栏目的特点说起。《集思广益》是军报一版一个新闻性的言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