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593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936篇
教育   526874篇
科学研究   13474篇
各国文化   177篇
体育   5113篇
综合类   7246篇
文化理论   518篇
信息传播   9344篇
  2024年   1250篇
  2023年   4636篇
  2022年   6085篇
  2021年   8214篇
  2020年   9434篇
  2019年   12141篇
  2018年   5637篇
  2017年   9122篇
  2016年   10770篇
  2015年   13963篇
  2014年   37412篇
  2013年   37871篇
  2012年   45641篇
  2011年   55641篇
  2010年   43700篇
  2009年   39380篇
  2008年   43757篇
  2007年   30846篇
  2006年   27696篇
  2005年   27106篇
  2004年   29727篇
  2003年   20636篇
  2002年   14546篇
  2001年   11272篇
  2000年   11193篇
  1999年   1528篇
  1998年   949篇
  1997年   601篇
  1996年   428篇
  1995年   386篇
  1994年   313篇
  1993年   230篇
  1992年   183篇
  1991年   143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12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6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3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1.
212.
如何教学生学好语文,语文新课标给以启发——多给学生一些学语文的“自由”。哪些自由呢?笔者有几点实践与思索。一、独到的思索与质疑的“自由”。依据语文新课标的精神,语文教学要摆脱师问生答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开展师生平等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有师生之异,无尊卑之别,营造民主、自由的氛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由地思索、大胆地质疑。如教《范进中举》一文,我要求学生认真读课文,  相似文献   
213.
214.
215.
语文新课程重视语文的美育功能.重视语文美育在促进学生个体健康成长过程中的价值。笔者以为,这种价值,主要表现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16.
周云 《青海教育》2009,(9):84-84
近年来,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一部分后进生群体。他们的不良表现尤为突出:不思进取,任意逃学,吵嘴打架,损坏公物,夜不归宿。虽经教师多次帮助教育,但仍屡教屡犯。据调查,这些学生中有大部分来自于不健全的家庭。他们除思想叛逆之外,心理扭曲、  相似文献   
217.
西北人口流动的主要流向是由乡村到城市、由脑山地区向川水城镇、由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的流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农村目前有留守儿童2000多万,并且每年呈递增的趋势。而西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数量尤为庞大,问题日益突出。据2007年底青海省农村留守儿童摸底调查统计,青海省共有40939名农村留守儿童,他们面临着亲情、家庭教育以及监护权三大缺失。  相似文献   
218.
在竞争激烈的21世纪,商品经济的大潮波及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也影响到了教育界。教师的素质、形象是学校的品牌,决定学校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新时代的人民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体现优秀的教师风范,不辱"为人师表"的使命。  相似文献   
219.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教师本身是否具有高素质。教师的素质如何才能提高,我认为应该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220.
韩明慧 《青海教育》2009,(11):16-17
一、德育教育的继承 语文教学中应继承重视道德教育、追求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坚持以德教为主,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道德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从启迪社会成员自觉“立身做人”到引导为人父母者积善兴家、教子成才;从劝说当权者“修己治人、化民成俗”到设计一系列具体的伦理规范、施教的途径和方法,构建了一个系统全面的道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