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532篇
科学研究   55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91篇
综合类   50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3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在历史巨片《太平天国》即将上映之际,回顾这场伟大的农民革命战争,它给后人提供的历史经验既丰富又深刻;它以殷红的鲜血给后人留下了不少刻骨铭心的教训.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同封建主义交相为恶,使本来就尖锐的国内阶级矛盾迅速激化,汇集成以太平天国为中心的革命洪流.太平军高举义旗,从广西一隅出发,所向披靡,迅速席卷大半个中国,仅用两年又两个月的时间就建立了同清王朝相对立的农民革命政权,并维持了十四年.它建立和实行了一系列完整的制度和政策,是历史上历次农民起义所不可比拟的.特别是1853年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更把历代农民起义“平均”、“平等”的要求系统化和制度化.1859年洪  相似文献   
992.
走马楼吴简州中仓出米简中频繁出现有向“典军”下属诸曹吏支付廩奉的记录。结合传世文献,“典军”出现于汉晋之际,而孙吴典军并非将军号,实则是负责军中文书行政的职官,设置于中军。孙吴典军分曹理事,僚属组织一如郡县曹吏,兼管军政与民政,在军事上负责登记军功、调配军需,在民政层面负责兵户及其家属管理,这应与孙吴兵户家属常随营居住有关。孙吴军事管理体制的“郡县化”与郡县行政的“军事化”,体现出孙吴社会高度军事化色彩。  相似文献   
993.
本文介绍了目前在全军卫生系统中推广的军卫工程,指出其为医院图书馆发展带来的机遇,并提出图书馆应在人才培养、标准化建设、用户教育等方面做好准备工作,以便使军卫工程更好地发挥效益.  相似文献   
994.
明清两朝灭亡的共同原因都是封建专制王朝的黑暗腐朽,内有农民大起义的尖锐阶级矛盾,外有强敌入侵的激烈民族矛盾。但是,明末则是呈直线形、一泻千里地走向毁灭;清末则是呈波浪式地走向毁灭,其间还出现过短期“中兴”的局面。这主要是因为:明末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中枢神经,清末则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中枢神经;明末宦官专权乱国达到顶峰,清末则能及时地消除这个乱政;明末“党争”激烈,摧毁了自己的统治基础;清末启用湘军,扩大了自己的统治基础。所以,清朝既未亡于农民大起义,也未亡于外敌入侵,而是亡于新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相似文献   
995.
淮安城下有一个谜,一个埋藏了数百年的谜,这就是“藏军洞”。它“洞里伏兵三十里,一声叱咤壮风云……”淮安人民有个愿望,一个延续了多少代人的夙愿,这就是希望撩开“藏军洞”神秘的面纱,让它为历史文化名城增辉添彩。史料记载言之凿凿淮安,自古有“壮丽东南第一州”之美誉。新石器时期的“青莲岗文化”即以首次发现于淮安青莲岗得名。其老城建于东晋义熙年间,后来相继修建了新城、联城,形成了三城相连的船形结构,成为古代大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之一,多次作为郡、州、路、府的治所。成为苏北广大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关于“藏军…  相似文献   
996.
一谈到“谋略”,人们往往和战争联系起来,这有一定道理。因为谋略最初产生于军事斗争,而且在战争中运用较多,成效也最显著。如孙子的“兵者,国之大事”“兵者,诡道也”“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等谋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相似文献   
997.
998.
999.
陈吊眼是宋末元初崛起的福建汉畲两族联合武装抗元的农民首领.他在七年漫长的抗元斗争有力地牵制了元兵大举南下的军事行动,又以不畏强暴、抗击外侮的民族精神载入史册.云霄县境内红竹尖山和万夫岭留存的三处摩崖石刻,见证了陈吊眼抗元起义的历史风云.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