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2141篇
科学研究   109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162篇
综合类   26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19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231篇
  2012年   246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281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美学文献是在众多文献中被挑选、提炼、概括和冠名的与美学相关的文献。中国美学文献整理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着忽视中国美学特点和中国审美形态,缺乏文献整理的理论研究、缺乏对文献的概括提炼、缺乏完整性等诸方面的问题。因此,中国美学文献整理不仅要加强美学文献理论认识、树立美学文献整理的大局观、加大中国美学审美形态范畴的整理等对策研究,还要坚持原生态原则、民族性原则、阐释学原则、思想性原则和大数据云计算原则。  相似文献   
992.
正《斑纹》之所以存在阅读障碍,很大程度上和周晓枫本人的写作语言习惯有关系。她曾说过:"我始终承认自己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修辞爱好者。"周晓枫热衷于词句的建设,她对词汇和语句持有长久的雕琢耐心。只要我们仔细品味文中出现频度较高的词语,便能发现其中的一些奥秘并获得别样的美感。一、模糊性词语:不知道、不为人知、也许、不知晓——将读者的思绪由寻常的已知引向未知,  相似文献   
993.
王晓虹 《福建教育》2006,(9A):25-26
一、教学场景生活化 很多教师觉得口语交际课难上,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沉闷,使得口语交际课不好把握。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口语交际课如何解决“教师难于指导学生懒于开口”这一难题?还是让我们从于永正老师《学会赞美》(苏教版第八册)的教学案例中去寻求答案吧。  相似文献   
994.
本文考察了鲁迅《书信集》中所有的“谓 于”(谓词性成分 于)用例。从其结构类型、“于”的功能及使用频率方面来说明谓词性成分后的“于”在《书信集》中的运用情况及其对语言口语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5.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是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庄子》二则中的一篇小文章,以通常的教学内容来看,包括朗读、疏通文意、字词探究、问题研究、比较研究等。字词、文意是最基本的,这个方面基本上不会有什么问题。在问题探究上通常看到的问题设计如下:1.这场辩论的辩题是什么?辩论双方是谁?双方的观点是什么?2.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十分巧妙,说说巧妙在哪里?3.庄子为什么说他知道"鱼之乐"?  相似文献   
996.
笔者曾经买了一本于永正的《教海漫记》,一直搁置在案头。无暇顾及它。近来打开这本书,本想浏览一遍,发点感慨而已,哪知开卷一读,竞不忍释手。书中每篇文章不长,都有一个中心。几十篇文章又贯穿一个大的中心。内容平实,文笔流畅。像是跟读者娓娓淡心,又像是讲故事。许多生动的实例,不少幽默的话语,能让你忍不住笑出声来。掩卷沉思,又感到在幽默风趣的行文中,有一种历尽人生沧桑的凝重感。  相似文献   
997.
998.
张小刚 《家教指南》2005,2(1):50-56
本文确定了敦煌瑞像图中各于阗护国神王的名号,分析了其形象,并尽可能作了考释.  相似文献   
999.
教育为"人学",教师为"仁师",是新时代教师应追求的理想境界。于永正从教五十多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对自己的为师之道进行了深度思考和总结。于永正追求并践行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做一个"文化人",最后达到以文化人的教学境界。于永正以"智"出发的教学智慧,以"人"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以"心"为起点的"仁师"的本色回归,为当代教师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