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669篇
科学研究   59篇
各国文化   40篇
体育   259篇
综合类   36篇
文化理论   22篇
信息传播   12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玩具照相机     
1960年我17岁时,在环潭唯一的国营振华照相馆当学徒,两年后又转到铁路部门,相继在工务、机务一线当了工人。虽说摄影技艺没了用武之地,但在业余时间里,我仍将这个特长尽情施展着。  相似文献   
12.
李晓涓 《收藏》2021,(3):155-157
陶瓷是贯穿中国历史的文化符号,也是中国历代匠人们的匠心之作。中国历史上,汝瓷作为艺术浪潮中的一朵奇葩,引领了一场始于唐,盛于宋,影响深远的艺术革命。这个全新的审美观念,既与汝瓷独特的烧制技艺有关,又与宋代的人文精神、主流的极简主义有关。振兴汝瓷文化传承及创新的有效途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案头上放着三张分别由凤凰影视、浙江卫视、海盐电视台拍摄的"骚子先生"吴关金的光盘。每当打开这几张光盘,一个  相似文献   
14.
蔡家楼村人祖传的草编制作技艺闻名于世,其制作的草编造型简约古朴、浑厚大气、用色考究、坚固耐用,独具地方特色,采用当地盛产的庄稼秸秆,经济实惠,是豫东地域民俗文化的实物代表。蔡家楼草编技艺不管从造型上还是从装饰纹样、图案色彩上,都带有北方劳动人民独有的精神气质,都有着传统的地方风情民俗文化影响下产生的图腾文化痕迹,以其独有的地方特色和艺术魅力深受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15.
不同的经济形态、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造就了传统学徒制、学校教育和现代学徒制三种不同的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模式。基于教育要素、制度要素和功能要素的分析框架,纵向分析可知,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模式的历史变迁既是传承路径不断丰富拓宽的过程,也是由非正规培训制度向正规教育制度的转换过程。横向比较则可获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模式的演化趋向,即教育要素趋向融合、制度要素日益规范和功能要素侧重点不断转换,这为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生态的构建提供了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盛行于江南的丝竹音乐作为一个具有江南地域文化的传统乐种通过不同的多种途径和社会层面传承至今,它经历了盛行、衰退,甚至濒临消失的过程,目前在政府的号召下正在对它进行挽救。笔者通过对江南丝竹音乐传承情况的调研,认为江南丝竹音乐同其他民间乐种一样,是在特定时空和生活状态中由某个群体所创造出的一种文化,它涵盖了这个群体对自身存在价值的认同与态度;它建立在一个"自足"基础上获得"自满"的生存状态中。因此,对它的继承不仅仅是技法上的问题,而且是一种文化精神的延续。  相似文献   
17.
传统手工技艺作为一种生产方式,作为一种文化表现形式,自古以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随着人类文明的兴衰而起伏变化,传递着一代又一代的文化的基因和智慧的结晶,也蕴涵着生生不息的艺术生命力。传统手工技艺主要是靠口传心授一代一代传承的,在传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反映工匠职业态度和操守的工匠精神,它是传统手工艺得以世代传承的关键所在。在如今大规模的机器工业生产逐步取代传统的手工制作技艺、缺乏创新的时代,更需要弘扬传统的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18.
俞岚 《文教资料》2011,(18):144-145
要想使课堂成为学生认知发展、人格涵养的载体,让学生学会主动地探究和创造,成为一棵“能思想的苇草”,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学科素养、形成科学的历史观、拥有历史感、掌握历史教学的技艺。  相似文献   
19.
要理解"大学最本质的任务不是创新,而是传承人类良知"一言之深刻内涵,须了解"职业技艺之学"与"神圣天职之教"的区分,前者是一个社会制造物质财富的凭借,一个人获得生活报酬的手段,只有工具的意义,没有绝对的意义;后者是让人完成人之为人的天职,彰显人的尊严与价值,固有绝对的价值。因此,任何人都必须接受"神圣天职之教"的熏染。"职业技艺之学"因与经验世界相关,故需要变化与创新;"神圣天职之教"则是开发人固有的善端,只有存养工夫的精进,无有义理的创新,故只需传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可说明,一个学者当为"神圣天职之教"尽责,更不能以学术自由之名义来反对"神圣天职之教"。  相似文献   
20.
清朝光绪年间的一天,山东堂邑县的一个大户人家的门口来了一位衣衫褴褛、形貌丑陋的年轻乞丐。这个乞丐时而唱着乞讨的段子,时而装扮成猪狗的模样,时而又学驴叫。由于表演技艺不怎么娴熟,引得众人一阵阵哄笑。而他丝毫不以为意.用沙哑的嗓子唱道:“我乞讨,我积钱,修个义学为贫寒。”旁观众人中有识得此丐的,纷纷摇头,“乞丐还想兴修义学,这不是痴人说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