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2931篇
科学研究   153篇
各国文化   30篇
体育   34篇
综合类   106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23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378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264篇
  2011年   318篇
  2010年   317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319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272篇
  2002年   251篇
  2001年   189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宜昌市档案馆档号为“17-1-302”的案卷内,保存着韦君宜手书的“关于宜昌地下党情况”、“关于宜昌区委组织情况”、“关于宜昌区委情况的补充”等材料,清晰再现了抗战时期韦君宜在宜从事地下党活动的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相似文献   
952.
分析了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以下简称图博档)数字资源整合与服务面临的问题,介绍了图博档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情况,提出了图博档文化遗产数字资源整合与服务实现方案,并指出了该实现方案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953.
《嘉莉妹妹》与中国读者的视界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芳 《青年记者》2016,(5):58-59
根据接受美学代表人物姚斯的观点,文学创作的最终完成是由作者与读者共同实现的.文学创作是作者与读者共同构建的循环过程,二者通过作品被连接成一个整体.文学作品的价值受到与读者和作品相关的多种因素影响.本文借助接受美学的期待视野、文本召唤结构理论分析《嘉莉妹妹》这部小说在当代中国被接受的原因,以及在接受过程中读者对作品的二次创作.  相似文献   
954.
族刑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族刑于公无前746年被正式定为刑罚,整个封建社会一直延续下来。本试通过对族刑发展过程的考察,探讨其处刑方式的变化和长期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955.
文章从两个方面分析路翎以抗美援朝为题材的四部短篇小说.一方面从一体化的文化体为核心的创作个性之间的矛盾为契机分析文本形成的由来;另一方面运用结构主义叙述学的原理,从主要角色与情节功能的具体分析中寻找形式与意义的关联,进一步直观作者心理转变的轨迹并分析主流意识、创作个性与文学艺术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956.
957.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的同时,也在主人公性格描写及情节设置上有诸多不同,本文将对此作一探讨并揭示两部作品所体现出的不同的文化和价值取向性。  相似文献   
958.
作为从传统走向现代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的作家,福楼拜对小说艺术的开拓在文体和叙事方面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客观的呈示与冷峻的叙述;二、有限视角与视角转换;三、情节的淡化与散文化文体。  相似文献   
959.
浅议求刑权     
求刑权是现代法律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求刑权内容应包括定罪和量刑两个部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求刑权制度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60.
池莉的短篇小说<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以下简称<冷>)中,没有波澜壮阔、如火如荼的人生盛典,也没有叱咤风云、壮怀激烈的时代骄子,只有老牛拉车似的平庸生活和与之浑然一体的猫子、燕华等,情节模式没有戏剧化,取而代之的是以自然时间为顺序的纷繁的日常生活.然而,池莉在<冷>中却成功地找到了武汉小市民生存的原生状态,并择用了符合这个阶层的人物、话语、视角、主题、叙事方法,从而使她这篇小说在全面认同这种市民的本相中,既为作品找到了广泛的阅读对象,也为<冷>的创作找到了新契机,但同时,<冷>由于对个体生命、庸常人生的过分张扬,使其缺乏一种震撼人心东西甚至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