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29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教育 | 665篇 |
科学研究 | 95篇 |
各国文化 | 4篇 |
体育 | 144篇 |
综合类 | 56篇 |
文化理论 | 6篇 |
信息传播 | 7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28篇 |
2022年 | 29篇 |
2021年 | 23篇 |
2020年 | 26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35篇 |
2016年 | 31篇 |
2015年 | 51篇 |
2014年 | 78篇 |
2013年 | 70篇 |
2012年 | 62篇 |
2011年 | 81篇 |
2010年 | 54篇 |
2009年 | 66篇 |
2008年 | 104篇 |
2007年 | 36篇 |
2006年 | 31篇 |
2005年 | 24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21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31篇 |
2000年 | 35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7):128-133
美国作家库特·冯内古特以自己在二战中经历的德累斯顿大轰炸为题材,创作了代表作《五号屠场》。本文以小说中叙述者与主人公比利两条并行的寻求创伤康复线和比利在现实与虚幻两个世界中的不同表现为研究对象,从创伤的视角解读《五号屠场》,发现《五号屠场》载满了冯内古特对人道主义的呼唤。通过对叙事者与主人公寻求创伤疗愈过程的书写,冯内古特表明了他对战后美国主流价值观中缺乏人道主义的痛心以及他对重建人道主义的期待。 相似文献
63.
64.
于少萍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9):240-241
目的研究5.12地震所致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青少年的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对83例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青少年的焦虑状况进行测查,并使用应付方式问卷及苦恼表露指数量表对二者与焦虑的关系及影响力进行研究;结果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青少年的焦虑症状与应付方式量表的自责及苦恼表露指数存在显著相关(P<0.01),特质焦虑和应付方式的合理化存在显著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后发现,苦恼表露指数及应付方式的自责因子对焦虑的解释贡献率达15.0%;结论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青少年需增加其对他人的苦恼表露,同时对地震这一负性生活事件也应避免采用消极的应付方式(如自责、退避等)去面对从而逐渐降低其焦虑等不良心身反应。 相似文献
65.
前几年,曾经有一所教育质量很高,享有盛誉的小学举办校庆,评选“杰出校友”。其中两位入选的“杰出校友”,他们都是从该小学毕业后进入名牌中学,考入名牌大学,后又到国外顶尖大学留学。在校庆之际,他们却发文痛诉在小学阶段的惨痛往事,直陈学校给他们的童年留下了心理创伤。在令人错愕之余,该事件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反思:到底什么样的学校才是真正的优质学校? 相似文献
66.
从佛教到希腊悲剧故事中所说的,那些没有杀死我们的将会使我们变得更强大。在古代文学和哲学中都包涵了这一观念:成长和与艰难生活抗争带来的积极改变。相对缺少的是对这些观念的实证研究。对压力和创伤事件的研究传统的集中于这些经历的消极影响上和对创伤精神病的治疗方法上。最近,一些研究者已经从对消极结果的关注上转移到了面对有害事件的成长和迅速恢复的能力上了,并且希望找到通往积极调节和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67.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6,(10)
在《维莱特》(又称《露西》)这部关于个人情感经验的作品中,夏洛蒂·勃朗特用细腻的笔触揭露了女主人公露西·斯诺的孤寂心理和精神恐怖。在露西恐怖、焦虑的背后是一颗因成长过程中爱的缺失而背负创伤的心灵。鉴于《维莱特》浓厚的自传色彩,它既可看做是关于女主人公创伤记忆的书写,也可看做是夏洛蒂对自身创伤经历及情感经验的表白。 相似文献
68.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1):47-51
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托妮·莫里森在《天佑孩童》中讲述了一个名为布莱德的年轻黑人女性的自我成长之路。布莱德背负着"黑人"角色和"孩子"角色,她的自我完善过程也是她摆脱这两个角色的束缚、创造新角色的过程。莫里森通过描写布莱德从儿童时期的角色扮演,到青少年时期的角色冲突,再到最后角色创新的历程,揭示出了她跨越黑白种族界限的人生观、政治观,以及她对童年创伤问题的关注——爱才是治疗创伤的良药。 相似文献
69.
钱全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6,(1):98-102
海因里希·伯尔的《无主之家》从战后德国儿童和妇女视角,描写了孩子们破碎的家庭记忆,在父亲形象的缺失、母亲形象的背离中揭示了战后儿童的心理创伤.战争寡妇的精神窘境和无奈选择让主人公感到切肤之痛.小说告诉人们战争的残酷和它所带来的心理的创伤的难以愈合,提醒人们不能忘记战争,更要直面历史.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