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2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8篇
教育   21491篇
科学研究   597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173篇
综合类   152篇
文化理论   24篇
信息传播   719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47篇
  2022年   317篇
  2021年   393篇
  2020年   433篇
  2019年   525篇
  2018年   267篇
  2017年   444篇
  2016年   614篇
  2015年   998篇
  2014年   2101篇
  2013年   1877篇
  2012年   1960篇
  2011年   2246篇
  2010年   1932篇
  2009年   1589篇
  2008年   1769篇
  2007年   1253篇
  2006年   958篇
  2005年   1128篇
  2004年   701篇
  2003年   468篇
  2002年   372篇
  2001年   241篇
  2000年   208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的一种教学艺术。在教学活动中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景能够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情绪;促使他们以旺盛的精力、积极的态度主动在情景中沉思,在情景中领悟真谛。  相似文献   
112.
尚爱勇 《成才之路》2011,(26):69-69
摘要:本文以“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过程为例,创设多个教学情境,使之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师要积累生产生活中的素材,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特点,本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原则,结合实际有疑、有奇、有趣地创设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构学生认知的结构。  相似文献   
113.
倪苏 《考试周刊》2011,(91):81-82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创设一些有趣的、有价值的情境。情境创设应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应,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学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罢不能的境地,真正领悟到快乐的学习境界。  相似文献   
114.
张奠宙  赵小平 《数学教学》2011,(4):50-F0004
最近看到的课堂,多半注重认识过程的前半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分组探究、汇报归纳,以至有所发现.这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但是,众所周知,认识过程还有理性认识的加深,并反作用于实践的后半段过程.  相似文献   
115.
基础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质,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创新精神培养必须从变革学习方式着眼,从变革教学方式着手.如何充分高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并将它有机的融入到数学课堂中呢?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从而切实提高数学课堂效益、学生的智能水平,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116.
新的体育课课程标准强调:"要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那么,如何采用更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并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呢?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是让学生以积极主动、愉快的心情去接受教育,而不是以强制性的、命令的方式强迫学生必须去服从。体育教师要经常有意识引入或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要求和促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观念,  相似文献   
117.
<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重要手段.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教学情境的创设成为我们一线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的确,教学情境是教学的突破口,学生能在不自觉中达到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有机的渗透与融合,使学生的  相似文献   
118.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学会数学的前提,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内部驱动力,当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时,就会集中注意力去学。上课伊始,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巧妙地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19.
吴月玲 《考试周刊》2011,(50):162-162
新课程改革对思品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运用新的教学手段,获得更高的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教学过程更具科学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0.
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人类本质上的沉重感,主要源自于责任、期盼和压力。因此,承受便是生命的一种需要和方式。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承受各种压力,承受各种磨难,承受各种打击,承受分别之苦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