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79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52篇
教育   32150篇
科学研究   1667篇
各国文化   73篇
体育   590篇
综合类   928篇
文化理论   141篇
信息传播   1121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205篇
  2020年   265篇
  2019年   260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333篇
  2016年   462篇
  2015年   833篇
  2014年   2281篇
  2013年   2124篇
  2012年   2521篇
  2011年   2855篇
  2010年   2729篇
  2009年   2441篇
  2008年   2912篇
  2007年   2263篇
  2006年   1832篇
  2005年   2096篇
  2004年   1838篇
  2003年   1986篇
  2002年   1899篇
  2001年   1588篇
  2000年   1296篇
  1999年   380篇
  1998年   196篇
  1997年   152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4篇
  195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前我国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在催生着教师新的职业生活方式,呼唤着新型的师生关系,更是促成着课堂教学的新文化。它需要教师以极大的热情和旺盛的创造力探求课堂教学的新内涵,建构课堂活动的新方式,生成教与学的新行为,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展示,使教师的教育智慧得到充分的展现。  相似文献   
32.
学习数学的主要形式是解题,那么,在解题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  相似文献   
33.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凝聚着众多教育专家与教师的智慧和心血,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要做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教材。盲目随意地改编教材当然是不可取的,但是把教材奉为“金科玉律”,进行照本宣科式的讲解同样也是不可取的。打破原有的教材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新课程理念对每位教师的必然要求。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35.
江泽民同志曾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与提高,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那么,  相似文献   
36.
从表层看,阿Q以其低级孤独与未庄社会产生着隔膜,导致其自卑情结。从深层看,其多种不可调和的心灵冲突又导致其人格系统的崩溃。  相似文献   
37.
读者来信     
《教书育人》2004,(11):4-4
  相似文献   
38.
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塑造健康高尚的人格,高等教育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大学生提高掌握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发展正确的价值取向、道德修养和审美能力,获得完整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39.
新世纪之初,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新课程的实验引发了我国中小学教学领域的一次深刻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中学历史教学面对教育理念的更新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在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内容体系、教学过程、教育评价等方面都有所创新。以下着重从心理学角度谈一谈对中学历史课程理念更新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0.
卢梭早在三个世纪前就在<爱弥尔>中提出: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或青年去吸收,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但时至今日,中国教育界仍在教育是为了传授知识还是发展个体、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孰重孰轻的争论中喋喋不休.人文学者在教育改革中一次次举起人本主义的旗帜,又一次次在传统的教育体系前低下头来.即使如此,教育仍然需要梦想.联合国国际21世纪委员会曾提出这样一个命题:"教育:必要的乌托邦".多尔的课程观就是他的乌托邦,读他的<后现代课程观>,让人充满梦想的激情,又深感现实的冷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