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041篇
  免费   535篇
  国内免费   680篇
教育   159063篇
科学研究   12549篇
各国文化   564篇
体育   3987篇
综合类   5173篇
文化理论   1189篇
信息传播   12731篇
  2024年   526篇
  2023年   2413篇
  2022年   2878篇
  2021年   3017篇
  2020年   2977篇
  2019年   2169篇
  2018年   1211篇
  2017年   1917篇
  2016年   2975篇
  2015年   5879篇
  2014年   15122篇
  2013年   10391篇
  2012年   11924篇
  2011年   16578篇
  2010年   16820篇
  2009年   14655篇
  2008年   18868篇
  2007年   14844篇
  2006年   10297篇
  2005年   10035篇
  2004年   7673篇
  2003年   5853篇
  2002年   4544篇
  2001年   3545篇
  2000年   3083篇
  1999年   1208篇
  1998年   798篇
  1997年   651篇
  1996年   526篇
  1995年   439篇
  1994年   405篇
  1993年   267篇
  1992年   247篇
  1991年   207篇
  1990年   140篇
  1989年   95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3篇
  1957年   6篇
  195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散文作为一种主体性最强的写作文体,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作家真挚情感和真实思想的直接流露。应该说,散文文体相对于其它文学体式来说,真正称得上是对现实秩序最好的观照与记录。细腻微妙的心灵律动借助真纯的文字总能给读者以真实可感的空间:精致绝美的话语倾诉伴随了熟悉的情景让性情之人都得到了精神慰藉。或许,正是因为这份可靠和真诚,许多散文家不约而同地追忆、描慕了童年的故事和情景,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和个人化的记忆表达了人类共有的纯粹、洁净与美好。  相似文献   
32.
33.
34.
“谣言”,在词典里的定义极其简单:“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没有事实根据.这是谣言之所以为“谣”:然而有趣的是,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却被人们“口耳相传”甚至“合理化”直至“普遍接受”。原因何在呢?这些被广泛传播的谣言背后是否拥有什么深层的示意和象征呢?勒莫先生以生动而富有震撼力的语言和令人难忘的事例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35.
听一位五年级老师的听说训练课,内容是《我的家》。上课开始,老师先在黑板上出示了“听说要求”和“听说内容”。  相似文献   
36.
渴望拍拍衣六有分冬布身丰的灰尘每参礴振作疲把信合衰未行囊沙过浅浅的银河去摘一朵兀弃井才‘采一束星星草儿一到外面的世界去@赵春利$河南辉县市拍石头乡中心校  相似文献   
37.
我的邻居     
说起我的邻居,我就想起妈妈的唠叨:“看看人家××,多爱读书,哪像你。”邻居××读起来书来可真是如痴如狂,不信你看他那玻璃瓶厚的眼镜。由于爸爸妈妈是科技工作者,本人“藏书甚富”,因此一放学,他便钻进我家,立在书橱前翻看各种名著,一旦他“坐拥书城”便陶醉在那些我认为与张天师手中画出的书没什么差别的砖头似的书堆里,他尤其喜欢在寒冬,窗外飞雪连天,寒风过耳之时伏于案上,心无旁鹜每每这时,无论发生什么事他都充耳不闻,将便利身心融入到书中那亦真亦幻的故事中去,与书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比尔盖茨传》中讲述的从900美元到135亿美…  相似文献   
38.
专题复习目标:1.慨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9.
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与北京出版社合编的科学第四册《热是可以传递的》一课中“实验与观察”内容安排:准备长短、粗细相同的三根铜线、铝线、铁线及一根裹有塑料皮的铜芯粗导线,酒精灯、蜡烛、火柴等。把火柴用蜡液粘到这些金属线上,观察火柴掉下来的情况。使学生通过观察得到热是沿着一定方向由高温向低温处传递的等方  相似文献   
40.
迄今,学术界对于技术的争论一直持久不衰。在这种“百家争鸣”中,许多有识之士都从不同的侧面,对技术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见解。但是,对于技术与社会和文化关系的研究,至今还处于不系统的探讨之中。陈凡、张明国两位教授合著的《解析技术:“技术—社会—文化”的互动》一书,显示了与以往同类研究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