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2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重拾笔杆     
邵绡红  邵华 《出版参考》2005,(11):46-46
百年前闻名沪上的“斜桥邵家”长孙邵洵美,与诗人徐志摩并称为“诗坛双璧”,20世纪享誉海上尽人皆知的“文坛孟尝君”,死后却备受非议和冷落。多年来,他的名字和作品很少被人提起。如今,其女邵绡红为您讲述:  相似文献   
32.
凡读过初唐四杰之一王勃《滕王阁序》的人,无不为文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佳句所倾倒.滕王阁之所以叫滕王阁是因为这座名楼是滕王李元婴(唐高祖李渊第十九子)在高宗永徽四年(653)任洪州都督时所建,以封号为名.廿二年后,即上元二年(675),新任洪州都督嗣伯屿在滕王阁大宴群僚,目的是想让他的爱婿乘机显露一下才华.  相似文献   
33.
人们大都把唐诗发展历程分为初盛中晚,这四个时期的社会状况、文化氛围、士人心态不同,因而诗风有着不同的特点,这在怀乡诗上也有若干体现。初唐时期虽然不是怀乡诗发展的高潮阶段,但却是唐代怀乡诗发展链条上的重要环节,它在思想内涵与艺术表现等方面为唐代怀乡诗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研究唐代怀乡诗不能忽视对初唐怀乡诗的研究。  相似文献   
34.
初唐是歇行发展史上的关键阶段。初唐歌行的创新主要在于主题的革新,而这些革新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文章从主题演变的角度对初唐歌行进行考察,并分析初唐歌行主题演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35.
<正>红梅苏轼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咏梅诗词在中国诗坛上直可车载斗量,而这首律诗却别具一格,在刻画红梅时,不但  相似文献   
36.
37.
王书怀说:“我的笔,笨拙的犁弯腰曲背,耕耘在这生活的土地。”作为诗坛的一朵奇葩,王书怀的诗与普通民众息息相关,他为乡人而歌,在细微处寻找诗的灵感。例如,“一样的秫秸障,密不透风;一样的瓜菜园;花开几多种;翠生生,  相似文献   
38.
清代常熟诗坛概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清代常熟文学分清初和清中叶(晚清属近代文学)两个阶段.清初,常熟诗坛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遗民诗人如群星璀璨,创作了众多忧国忧民的作品,烙下了时代印痕;二是以钱谦益为核心的虞山诗派,与云间、娄东鼎足而立,给中国诗歌史留下了辉煌的一页.清中叶,"神韵"、"格调"、"性灵"诸说登陆常熟诗坛,造就了许多才华出众,颇具影响的诗人,给虞山文坛增光添彩.  相似文献   
39.
唐宋诗之变,乃是一种比较彻底的诗风变革,宋初诗坛则为这一转变的关捩。宋初诗坛承前启后,在文学价值观念与艺术审美趣尚方面呈现出鲜明的因变色彩。本文从文化型态学与艺术心理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观照,旨在揭示此期的诗歌创作所呈现出来的文化精神与艺术特质。  相似文献   
40.
初唐时期诗歌文学肇兴,在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耀眼夺目,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诗歌已然成为一种文化形态而存在。对初唐时期诗歌中的体育活动进行考释,发现初唐时期以军事训练、竞渡、拔河、射猎等为主的体育活动在社会各基层普遍开展,为体育与诗歌文化的融合提供了发展契机。基于体育诗歌文化的创新发展,初唐诗人、文学家对于体育题材的诗歌创作尤为热衷,诗歌中的体育活动是一种情感流露,是社会现象的反衬,是一种文化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