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8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4篇
教育   9806篇
科学研究   631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225篇
综合类   323篇
文化理论   33篇
信息传播   60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346篇
  2014年   858篇
  2013年   745篇
  2012年   822篇
  2011年   1072篇
  2010年   899篇
  2009年   879篇
  2008年   1325篇
  2007年   684篇
  2006年   495篇
  2005年   481篇
  2004年   447篇
  2003年   503篇
  2002年   367篇
  2001年   327篇
  2000年   309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聚焦中部话崛起”系列报道见报后,不少读者来函来电表示:这组稿件立意高远、思想厚重,既有文采斐然的细节描写,又有统率全文的理性思考,读来琅琅上口,引人深思,在参加联合采访的各家媒体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52.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的关键一步,是课堂教学的行动指南,对课堂教学具有导向、调控、激励等功能。然而,在我们现实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中,一些教师对此并未予以足够的重视,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还存在不少误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功能的发挥。本文从误区分析和规范陈述两方面,谈一谈核心素养下高中政治教学目标的设计。  相似文献   
53.
本文用混沌学的分形理论分析了英语不规则动词的演变,认为英语不规则动词的演变和英语发展的整体趋势存在自相似性。  相似文献   
54.
近年,高考英语卷的命题融入了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元素,体现了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目标导向。以理解知识点和做题讲题为重的填鸭式教学不能满足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需求。文章以一节非谓语动词作状语的语法课为例,探讨如何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以增强课堂的情境性和趣味性,促使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并运用目标语言弘扬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55.
主要探讨赣语泰和方言中的三个常用动词,考察它们的本字以及它们在古今汉语中的使用面貌.  相似文献   
56.
战略思维是思维主体对关系事物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重大问题的分析、综合、判断、预见和决策的思维过程,是以人的世界观、方法论、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为基础,为完成特定战略目标,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思维活动。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是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把“战略思维”写进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并指出: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必须“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  相似文献   
57.
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不能只是教出一个个汽车维修工人,而应当培养众多具有汽车维修素养的真正的人才.研究与实践表明,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方向一是取决于汽车产业发展的方向,二是取决于汽车维修需具备的专业素养,三是取决于汽车维修的美学价值.而因地制宜与因材施教是确定汽车人才培养方向之后,让人才培养得以落地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8.
杜健 《高教论坛》2022,(10):86-89
当前,司法对待大学专业判断的态度存有明显分歧,一是盲目排斥大学专业判断,一是对大学专业判断照单全收。尊重大学专业判断具有理论正当性与历史传承性,即学术事务专业性与司法局限性以及国内外司法尊重专业判断的历史传统。在具体制度建构方面,应确立有限学术遵从立场,厘定学术性事务范围,明确尊重谁的专业判断。同时,从是否符合法律保留、是否符合正当程序、是否存在显失公正等方面对专业判断权行使予以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59.
确定问题测验与道德心理的结构成分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确定问题测验(DIT)是科尔伯格的学生莱斯特提出的用来研究道德判断发展的一种心理测验方法。近30年来,该测验取得了很多新的进展,其中一个重要贡献就是提出了四成分模型理论,这是对人的道德心理结构所做的深入分析,对理解人的道德行为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本文从历史和理论的角度对该模型进行深入评析,并结合我国实际探讨了该模型的一些有价值的贡献及其不足。希望为我国道德心理学研究提供一些有借鉴意义的观点。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