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篇
教育   93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提出了物质利益原则,邓小平恢复并发展了长期被歪曲了的唯物史观的物质利益原则。他不仅从建立合理的利益调节机制,充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的角度,强调要重视人们的物质利益;而且身体力行,关心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把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衡量各项工作做得好坏的一个根本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102.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在中国革命与建设过程中,站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马克思主义人民利益观的一般理论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了"人民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等一系列关于人民利益的重要思想。这些思想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思想发展的不同阶段,达到了一种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把马克思主义人民利益观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3.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思想,内容博大精深.在谋求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问题上,科学地回答了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的问题,并具体地提出了一些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途径、措施等,为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创新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  相似文献   
104.
入世给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既带来新机遇,更带来严峻的挑战。我们要以“我”为主,以“人”为本,以“德”为重,认真疏导,努力创新,大胆借鉴,积极应对入世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05.
在我国全面进入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时期,我们党坚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思想,应当集中体现在执政为民上。章对新时期党的人民利益观的理论基础、具体目标、发展途径和根本措施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和梳理。  相似文献   
106.
“公道正派”的内涵为“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四句话,这是对“公道正派”在行为形态下的内涵展开,本文重点论述了公道正派在观念形态下的内涵展开,主要包括正确的公平观、利益观和权力观。  相似文献   
107.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使我国普通高校成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如何加强世界观、价值观、文化观以及国家意识等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成为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成人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以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认真研究当前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新时期成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经济全球化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对多元文化加以比较分析,敢于从真理愈辩愈明的角度向学生传达正确的思想道德观…  相似文献   
108.
焦裕禄同志用光辉的一生铸就了忠诚、爱民、科学、创造、实干、奉献的焦裕禄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新时期高校领导干部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必须立足高校实际,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监督观、用人观。  相似文献   
109.
张辰琛 《山东教育科研》2014,(16):I0002-I0003
一说到"利益",脑子里面就会浮现出各种尔虞我诈的争斗,所以我一直把它视为贬义词,从人与人之间到组织与组织之间,再到国家与国家之间,凡是涉及到有关利益的问题,就会发生摩擦、冲突甚至战争,似乎从古到今都是这样。作者在书中也提到,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实际上就有了利益关系。从个体的视角来看,人的一生自始至终都是在利益的纠结中度过的。  相似文献   
110.
当今时代特征的变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胡锦涛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角度回应了这一时代呼唤,明确提出了中国共产党要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亲民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