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篇
教育   93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现时代,随着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渐趋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导因素,等价交换原则所内含的需求利益观念势必渗透到、甚至动摇着人们传统价值观念所依托的根基,使个体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从对社会整体需求、政治利益的单纯依附关系中摆脱出来,转移到对自身需求、利益的重视与关注的新基点上。  相似文献   
22.
邓小平社会主义利益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民谋利益是邓小平社会主义利益观的出发点和归宿;尊重个人利益,强调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相结合,是必须严格遵守的社会主义利益原则;允许差别、共同富裕是实现为人民谋利益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3.
利益观的视阈下,体校是在建国初期国家的需求和特定群体满足中产生与发展中起到过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转型期又在利益分化中滋生困境,并断裂了体校社会关系使体校生源链条脱节,体校培养体制的破裂,造成了供需平衡关系的失调.分析体校这一利益主体,确立利益整合机制的内容构成,明确建立运动员利益的保障机制和利益分配的平衡机制,建立运动员利益受损救助机制,构建管理部门直管模式,建立完善监督机制,使体校在利益分化中产生差距,又在分化中产生平衡,最后呈现动态的发展.体校的嬗变就是利益分化与利益平衡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24.
邓小平国际政治中的国家利益观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国家利益观的理论创新,为我国应对当前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的挑战提供了外交政策上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25.
教师所从事的职业具有公益性,教师的工作能使全体人们受益,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的今天,教师的观念也受到多元价值观的冲击,有部分教师不再潜心于教学工作,过多的从事了与教学无关的事情,他们的利益观发生了变化,甚至扭曲,这样就会为我们整个教育事业带来巨大负面影响。教师的利益观具有乘数效应,我们应该关注教师的利益,以矫正教师们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相似文献   
26.
吉龙 《华章》2013,(23)
对于人来说,利益是决定人思考和行为的出发点与动机,所以利益问题是人们做任何事情的最终目的。而在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中,忽视了学生本身的利益诉求,也没有对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间的关系进行正确的解读与理解。这不仅造成了校园环境与社会环境中的诸多差异,也是造成诚信教育推行难点的所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创新,利用马克思主义利益观进行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加强。  相似文献   
27.
利益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现的重要范畴.马克思主义利益现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利益的思想观点、科学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它不仅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利益的科学理论为逻辑起点和根本指导,而且又充分吸收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义利现、理欲观、民本现等优秀思想.是对积淀于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利益问题的优秀思想的批判继承,从而打上了深深的中华民族烙印.使马克思主义利益观获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特表现形式,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相似文献   
28.
传媒搞好舆论监督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而基础性的工作是要认真坚持“三讲”,即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 讲政治,就是要求监督主体的脑子里要有利益观。利益是思考问题的基础,并不等于政治;政治上讲的利益是指通过国家政权来处理的特定的社会利益。江泽民同志要求“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就是要求他们:对内,讲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对外,讲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他要求“政治家办报”,就是要求报人像领导干部一样讲政治。只有做到了这一点,开展新闻监督时才能不被个别的、一时的、偶然的貌似侵害人民和国家根本利益的事情所囿…  相似文献   
29.
马克思利益观思想非常丰富,通过如何运用马克思利益观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以及如何运用马克思利益观解决改革开放事业中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两方面来阐述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对现实与时代的价值与启发。  相似文献   
30.
吕云峰 《文教资料》2010,(24):218-220
廉洁教育是一种以培养人们正确的物质利益观为核心的理性教育。以自主、科学和价值理性为内涵的理性精神培养,能极大地促进人们廉洁品质的形成。本文正视当下大学生理性精神的相对缺失,从培养科学理性精神、价值理性导向和自主辩证思维方式三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以有效培养其正确积极的物质利益观,长久促进大学生廉洁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