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篇
教育   93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国家的一切权力来自于人民,属于人民,领导者只是人民的公仆。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反复强调:我们是社会主义同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领导就是服务。但是在理实中,有些党员干部不是把手中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而是用手中的权力要求群众为自己服务。这就颠倒了服务与被服务的关  相似文献   
42.
在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利益矛盾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在当今利益分化的年代,利益协调已成为我国继续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然而,在进行利益协调时,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又提到了我们面前:究竟应该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利益矛盾,应该用什么样的利益观指导我们有效地解决社会矛盾,张思军博士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观研究》一书,对这一问题做了一次尝试性探索,是一本系统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观的力作。  相似文献   
43.
孟子乐教思想的深层意蕴是人的发展,其载体和外在表现形式是社会活动的利益追求,乐教是教师追求教学利益,实现自身发展的思想和行为.教师教学利益是教学活动中满足教师生存发展需要的对象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孟子乐教思想对建构当代教师教学利益观的启示表现在:“得”体现了教师教学利益的主体性;“英才”体现了教师教学利益的关系性;“教育”体现了教师教学利益的活动性;“乐”体现了教师教学利益的发展实质.  相似文献   
44.
创新教育是当今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立足于现时代,试图找出属于其本质的对象化的因素——创造、创意、创业、创利,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分别阐述“造化”之创、“意象”之创、“职业”之创和“利益”之创,以期为高等学校创新教育的实际操作提供一种具体可感、行之有效的抓手。  相似文献   
45.
邓小平农民利益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农民价值的评判是其支点;把农民的物质利益纳入社会主义改革的范畴,是其突出特点;理顺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其核心;从政策上保护农民利益的实现,是其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的农民利益观,对于解决当前的“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6.
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核心价值是人民利益至高无上。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人民立场,在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利益问题的应答中,具体地分析历史地变化了的利益主体及其相互关系,制定正确战略和有效策略,最大限度地"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上,不断扩大人民利益实现的范围,不断提高人民利益实现的水平、程度和层次,不断把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提升至新水平、新境界。  相似文献   
47.
48.
利益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基本问题。结合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 ,重温马克思主义关于利益问题的原创理论 ,阐发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的新拓展 ,将对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 ,自觉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 ,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9.
民主革命时期是毛泽东思想从萌芽、发展并走向成熟的时期,他吸收并发展了马列主义的农民观,形成了独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观,在这个阶段,对农民的利益保护思想贯彻始终,如关注农民的命运,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文化应为农民服务等等。正是这样,农民把毛泽东当作自己的救星,把革命的军队当作自己的家,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革命当中来。可以说,毛泽东拯救了中国农民,同时也是农民成就了毛泽东,把革命推向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相似文献   
5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标志着一种富有人性化的新的社会发展观已经明确,“以人为本”这条贯穿于人的世界、人的社会的根本原则受到了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