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篇
教育   93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日趋激烈的大国竞争是当今全球大变局时代的显著特征。面对全球大变局,美国正在重拾地缘政治对抗的冷战思维,加大对华战略遏制。中国则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相互尊重核心利益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政治、经济、文化和信任基础,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前提。中国核心利益外交实践在有效地维护了中国核心利益的同时,也尚存改进空间。中国应该积极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关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论述,树立关照他者存在的、注重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相对性的新型核心利益观。践行新型核心利益观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终保障。中国核心利益外交需要进一步把握核心利益内涵的生死攸关性、人民性和规范性,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62.
以美国和中国代表性的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和《光明日报》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召开期间的报道为案例,研究两者面对重大国际共同事务的报道个性,通过整理综合和分类分析,对两者的报道个性差异在主题、内容、角度、情感、结构、语言、风格、编辑等诸方面表现,进行量化的数表统计,并解析报道差异的国家利益观主要表现为:对利益他者的关注度,对利益他者的情感和评价,对自我利益代言人的形象建构,利益言说的立场和身份,对利益预测的倾向性。并深入探究《纽约时报》和《光明日报》为代表的中美主流媒体国家利益观的差异性,主要缘于两国的意识形态、利益观、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弄清这个问题,有助于为维护中国媒体形象提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3.
蒋涛 《华章》2009,(18)
功利主义利益观只言利、不言义,只讲个人、不讲集体.唯利的实质是只唯私利,不唯公利.功利主义利益观最终仍然陷入唯心史观的泥坑.  相似文献   
64.
行政伦理观是一种特定的价值观,是公共行政主体在公共行政领域中关于行政伦理之价值追求的总体观念。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重新定位,指出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并赋予科学发展观以新的丰富内涵。这对我国公共行政伦理观提出了新的要求,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伦理观体系,即为人民服务的公仆观、权为民所用的权力观、利为民所谋的利益观和公正的协调观。  相似文献   
65.
在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我读到这样一段话:“成为执政党特别是长期执政以后,我们遇到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如何使广大党员和干部始终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我的理解,这对思想战线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指示。因为,“利益观”实际是人生观的枢纽和核心,它主导着人们的一切思想和行为。牢牢把握这一点,强调确立社会主义义利观,也就把握了解决各种思想问题的关键和钥匙。  相似文献   
6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关系普遍存在,人们的利益观复杂多样。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取得实效的重要原因,也是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和处理利益问题的思想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利益观的过程中,要坚持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利益与理想的统一;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利益观要运用利益分析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要协调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和化解利益矛盾;要建立利益激励机制来促进自身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67.
30多年前,邓小平领导和支持了真理标准大讨论,成功否定了华国锋的"两个凡是",今天,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新的"两个凡是",赋予两个凡是新内涵,简忆华国锋当年提出的"两个凡是",微探新的"两个凡是",体会新的"两个凡是"蕴含的重大意义,驻足今日,回首过去,从"两个凡是"到新的"两个凡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始终把人民利益置于首位,党在理论上不断发展其"人民利益观",在实践中也无时无刻不践行其"人民利益观"。  相似文献   
68.
利益是涉及人存在和发展的根本问题。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教育中的利益引导问题不容回避。文章分析了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教育中利益引导的认识误区,提出对利益引导应持有的正确态度,以及利益引导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69.
马克思主义认为对利益的不断追求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人,是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观点和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重要价值理念,是实现群众利益的根本路径,是化解当前人民群众利益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法。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70.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型组织载体之一。但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处于起步阶段,处于感性的合作阶段,集体行动能力不足,社员与组织之间利益关系不紧密,社员责任感、归属感不强。从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视角,探讨通过利益引向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