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3245篇
科学研究   98篇
各国文化   16篇
体育   48篇
综合类   116篇
文化理论   26篇
信息传播   16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338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68篇
  2010年   302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333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田原 《现代企业教育》2011,(16):157-158
上下义是一种重要的词汇语义关系,具有修辞、语篇和语用功能。本文采用应用语言学的统计方法,在大学英语实行分级教学的网络环境下,对学生英语上下意义语言知识与写作技能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02.
组合结构中词汇语义的变化是“词汇-句法语义”贯通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词汇语义的最低层级-词汇义征,考察了组合结构中词汇语义的变化,共区分出组合关系引发的义征凸显、义征增加、义征转化三种类型。其中义征凸显是词汇语义变化的主要类型。作为工程语言学项目,这种考察对句子的理解和生成研究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3.
"有"与"无"是道家思想的基本概念,佛教传入之初,即借用"有"与"无"来阐发其佛学思想,使佛教教义与道家思想相互融合。佛道两家由于对"有无"的理解差异,在哲学上表现为本体论和存在论的不同特色。  相似文献   
104.
认知参照点理论被广泛地运用于解释各种语言现象,它对双关也同样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认知参照点理论解释双关的认知机制是,先以显性语境(R1)为认知参照点,通达显性语用义即目标1(T1),再以T1为认知参照点(R2)通达隐性语用义,即目标2(T2)。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千年的寺易见,百年的店难寻",这其中蕴含着一个深刻的管理问题。众所周知,人是自然赋予的所有资源中最丰富、最有才能、最有潜力的资源,在企业可以得到的所有资源中,人是唯一能够增长和发展的资源。古往今来,无论是成功的治国之道,还是优秀的企业管理,无不闪耀着人性化的光辉。既然人才优势是一个企业兴衰的关键,那么,在信息化与全球化为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08.
《孔雀东南飞》中“公姥”并举,注释将其注为偏义复词,意为“公公和婆婆”,其中“姥”的释义为“婆婆”。对同一时期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姥”并不具备“婆婆”这一义项,《孔雀东南飞》中“姥”的释义应为“老妇人”。通过词义辨正,以期为语文教学提供资料补充,并在注释使用方面提供意见参考。  相似文献   
109.
无奈义是“不得不”最基本的语义情态,要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就要在大规模语料调查的基础上,以语义语法理论和话语语言学理论为指导,对“不得不”的话语关联及其对关联项的语义选择进行详细探讨。从话语关联来看,“不得不”处于“[S1/原因句+S2/结果句]待转句+[S3/原因句+不得不S4/结果句]转折句”这一“外转折内因果”的话语关联模式;从对关联项的语义选择来看,“不得不”要求S1具有【+确定性】,S2具有【+意愿性】和【+本然性】,S3具有【+确定性】和【+强力性】,S4具有【+自主性】和【+违愿性】。在“[S1/原因句+S2/结果句]待转句+[S3/原因句+不得不S4/结果句]转折句”中,“不得不”各关联项的语义属性,是其突显“无奈”义的必要...  相似文献   
110.
壮语通用词汇中的动物名词音义关系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壮语通用词与方言代表点词汇对照汇编》一书中139个动物名词音义关系的考察表明:壮语通用词汇中的动物名词有相当一部分是有音义联系的,除了有一部分是摹仿动物之声而形成的词外,还有从外形(包括体型和动态)特征、内在性质等命名的,同样具有联想比附的思维模式。尤其在对汉语早期词汇的借用和改造(转换)过程中表现出壮民族面对强势语言从容应对的机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