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405篇
  免费   957篇
  国内免费   1929篇
教育   124941篇
科学研究   33292篇
各国文化   190篇
体育   7965篇
综合类   7574篇
文化理论   1477篇
信息传播   19852篇
  2024年   648篇
  2023年   2839篇
  2022年   1860篇
  2021年   3048篇
  2020年   3178篇
  2019年   3234篇
  2018年   1802篇
  2017年   3206篇
  2016年   3930篇
  2015年   6733篇
  2014年   14019篇
  2013年   11184篇
  2012年   12651篇
  2011年   13781篇
  2010年   11834篇
  2009年   11817篇
  2008年   17060篇
  2007年   14007篇
  2006年   9156篇
  2005年   9802篇
  2004年   9704篇
  2003年   8429篇
  2002年   6584篇
  2001年   4944篇
  2000年   3895篇
  1999年   1356篇
  1998年   926篇
  1997年   768篇
  1996年   620篇
  1995年   532篇
  1994年   471篇
  1993年   356篇
  1992年   314篇
  1991年   210篇
  1990年   168篇
  1989年   15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5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传统的耐久跑教学中,学生在训练式的体育课中体验不到运动乐趣。我从“不仅仅是只让学生去赛跑,而是让所有的学生,特别是让那些跑得不快的学生也体验到乐趣”的朴素想法出发,进行了“4”跑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42.
基于因果分析的AHP方法在运动员选材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AHP方法的特点 ,提出了可以克服其缺陷的基于因果分析的修正AHP方法 ,并将其运用于篮球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的确定和评估之中。  相似文献   
43.
奥运会对提升国民凝聚力心理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哲学和社会学为视角 ,以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理论和体育学为基础 ,运用文献法、访谈法和比较法等方法 ,对奥运会提升国民心理凝聚力、凝聚力构成因素及条件、产生社会效益等问题进行分析 ,认为奥运会对振奋民族精神、唤醒民族意识、维系民族情感具有显著作用 ,同时也丰富凝聚力理论外延与内涵。  相似文献   
44.
45.
指出《七略》目录体系的最大特色在于其形式和内涵双重层面上的整体意识。这种整体观是汉代哲学整体思维的产物,它模铸了后世“依刘向故事”的所有中国古代目录学,成为最具民族特色的一个目录学取向。并在和西方原子分析型目录体系的比较中,讨论了其优劣。  相似文献   
46.
为加强体育法制建设,更好的贯彻实施《体育法》,本文以学生的体育权利为基点,以促进群众体育的普及为目标,从体育权内涵、学校教育体系中构建体育权制度的原因及可能、学校教育体系中体育权制度的构建设想等方面,对在当前学校教育体系中如何构建体育权制度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7.
2003年3月14日,长春市档案局向共青团长春市委员会下达了《责令赔偿损失决定书》,对该单位丢失18卷书档案的违法行为予以处罚:(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二十九条,责令该单位赔偿档案损失贰仟贰佰元;(二)责令纠正违法行为:(1)建立健全档案工作制度,尤其是借阅制度和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48.
数字图书馆运作中侵犯版权的客观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图书馆合理使用范围的相对缩小、图书馆法律地位的异化和图书馆利用信息模式的改变等三个方面对数字图书馆运作中易于侵犯版权的客观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只要图书馆员能够提高版权保护意识,掌握保护版权的知识与技能,并采取积极有效的版权保护措施,侵犯版权的事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49.
“失业”新定义不再强调“非农业户口”和“在当地就业机构登记”,为意味着更多的人将享受到政府的失业保障福利。在恢复“失业”真面目后,新一届中国政府将会全面推进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的转型。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