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81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38篇
教育   9690篇
科学研究   1298篇
各国文化   34篇
体育   2123篇
综合类   601篇
文化理论   54篇
信息传播   1582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301篇
  2022年   302篇
  2021年   243篇
  2020年   247篇
  2019年   225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209篇
  2016年   270篇
  2015年   521篇
  2014年   1106篇
  2013年   815篇
  2012年   1044篇
  2011年   999篇
  2010年   954篇
  2009年   918篇
  2008年   1061篇
  2007年   836篇
  2006年   880篇
  2005年   736篇
  2004年   791篇
  2003年   737篇
  2002年   503篇
  2001年   395篇
  2000年   378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9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我是一个地掷球爱好者,一个老球迷。20年前,当我第一次接触到这个运动项目时,就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这项运动是从1984年两位意大利专家在我校办的学习班开始的。当时世界冠军安东尼奥采用的掷球动作均为上手持球法(手背在球当时认为这是地掷球这个新项目的新技术,一定要学会掌握,并在专家的指导下经过学习训练,最终掌握了这个动作。但在比赛中运用,命中率、效果总觉得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32.
四种典型落点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乒乓球比赛中,人们多对速度、旋转、力量较为重视,毫无疑问,上述要素的确是取胜的主要手段,但不可不论的是,好的击球落点有时会起到画龙点睛、甚至四两拔千斤的作用。我们时常会听到称赞某个高水平徒手落点打得好时,用一个“巧”字来形容。离开了落点这人不可或缺的因素,要把球打得“巧”几乎无从谈起。今天,借这个机会同广大乒乓球爱好者聊一聊“落点”这个题目,但愿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更希望同好们可以举一反三。  相似文献   
33.
叶茂 《掷球运动》2004,(3):29-29
五月,花都昆明。滇池畔,一边是花前月下成双成对的滇池公园,一边是2004年全国塑质地掷球锦标赛正在海埂国家训练基地如火如荼地进行。这天正在进行女团决赛。  相似文献   
34.
《掷球运动》2004,(3):12-13
在运用击球技战术时,应根据场上情况和本人技术特长选择采用滚击或抛击技术。  相似文献   
35.
36.
浅谈体育产业政策的制定及实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系统分析等方法,对我国现行体育产业政策的制定及实施情况进行初步研究。研究表明,体育产业政策在制定上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而实施过程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的重视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  相似文献   
37.
关于策划编辑制的讨论,在两三年前随着广东省个别出版社实施这种制度而一度十分火热,但后来却沉寂下来了。其原因大概是因为一方面广东的改革至今尚未提供足资借鉴的经验,故起而效法者不多;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提倡和支持者未能从理论和实践上提供令人信服的依据,不能打消人们的疑虑。例如,一种赞同实行策划编辑制的意见认为,建立策划编辑(包括组稿编辑)制是出版业发展中出现的一次内部分工,因为:①策划编辑与案头编辑工作的性质不同,前者是外向型的工作,后者是内向型的工作;②二者的特点不同,前者要求“动”,后者要求“静”;③图书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要求将二者区别开来,等等。但是,这些并不能成为建立策划编辑制的理由,因为同样的情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也存在。  相似文献   
38.
39.
40.
“模糊化评分”是一种重新与传统的标准化考试相适应的百分制的新分数评价观,也是实现教育本体功能协调和优化的有效途径,具有多维度、公平性、协调性等特征。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在于要充分利用促进教育发展的机遇及对教育发展具有短期刺激的教育环境因素,更重要的在于要不断寻找乃至创造各种有利于教育发展的因素。因此,“模糊化评分”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而言无疑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性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