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1716篇
科学研究   332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65篇
综合类   143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14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233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总结德国肌电刺激(EMS)用于体育领域的应用研究,为我国体育领域的肌电刺激研究发展提供参考与思路。方法:通过对Google Scholar、SpringerLink、PubMed和ScienceDirect数据库中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全面系统地检索,从运动训练和运动干预两方面,对肌电刺激在德国体育领域的应用研究做了梳理与分析。结果:运动训练方面,将肌电刺激与其他训练方法相结合的研究较为多见,并且近年来多选取全身肌电刺激方法(WB-EMS);运动干预方面,肌电刺激对慢性病患者的肌肉活动受限等问题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近几年的研究开始将肌电刺激作为肿瘤及癌症患者的辅助治疗手段。结论:肌电刺激可以加快训练进程,在提升肌力方面的作用也已被证实与肯定,未来可以探索肌电刺激在运动损伤预防、运动疲劳恢复、运动心理干预以及日常运动辅助和保健等方面的作用与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2.
电脉冲刺激(EPS)是研究收缩诱导运动性适应的主要工具,为探究电脉冲刺激对C2C12细胞蛋白表达和代谢的影响,并观察刺激后的指标恢复变化,试图建立骨骼肌C2C12细胞运动损伤修复模型。将C2C12细胞培养和分化为肌管后,根据电压强度不同分为4组:C组(对照组)、V1组(10V)、V2组(23V)、V4(40V),在相同频率20 ms、1 Hz条件下电刺激40 min,尝试诱发C2C12肌管细胞的收缩与损伤,按恢复时间点收集0h、2 h、4 h、8 h、24 h、48 h后的细胞培养液和细胞,分别检测肌酸激酶(CK)活力、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丝裂原活化蛋白(P38)含量变化。结果显示,40 V组C2C12细胞经过电刺激后,P38含量极显著增加,CK活力极显著增加,LDH活性极显著增加,并随着恢复时间延长而逐步减少。故在40 V、40 min、20 ms、1 Hz的方案下,电刺激C2C12细胞可以构建骨骼肌运动损伤模型,且这种损伤在此后4~8 h内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73.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在不同膝关节角度(60°、90°、120°)下进行的颈后蹲刺激,对4名山西省优秀男子跳马运动员在随后的15s、4min、8min、12min、16min完成跳马动作时助跑和踏跳过程中的运动学数据以及下肢肌肉肌电数据的影响。希望找到一种最佳的颈后蹲刺激条件和方式,以提高后激活效应在体操跳马项目中的运用效果,并为训练和比赛提供指导和建议。方法:本研究同时使用两台JVC GC-P100对优秀男子跳马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进行影像数据采集,随后利用APAS三维解析系统进行影像解析,以获取运动学数据。同时,使用Noraxon 16导遥测肌电仪对运动员完成技术动作时所需大量动员的相关下肢肌肉(包括股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二头肌、腓肠肌、胫骨前肌)的肌电数据进行测量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详细分析。结果:60°膝角下的5次90%1RM颈后蹲刺激后的4min会使运动员的运动表现显著性提高,运动学数据及i EMG值大幅上升。结论:(1)60°、90°和120°膝角下的5次90%1RM颈后蹲预刺激,均可使男性跳马运动员助跑和踏跳阶段的运动学表现和i EMG值显著提高。60°膝角的刺激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74.
路静 《职业圈》2011,(17):159-159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以及环境保护等部门共同编制,并于2010年11月25日经由国务院批准,该规划将对节能产业、环保产业和循环利用产业提供技术、产品和服务等支持,促进绿色经济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在中国日前正在实施中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就有2100亿元将用于节能减排、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生态环境的建设等相关产业,足以看出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75.
随着医疗水平和康复技术的发展,经过正规的医疗及康复治疗后,大部分脑卒中患者可恢复步行功能,但仍有至少1/5的患者会遗留足下垂、内翻等踝关节功能障碍,影响步行能力进一步改善.并且患者回归家庭后,因为缺乏专业的康复治疗,踝关节功能障碍往往进一步加重.所以采用何种手段能延续患者回归家庭后的有效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旨在对脑卒中后踝关节功能障碍特点、机理、评价指标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居家康复现状做一简单总结;同时对动态电刺激原理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可用于脑卒中后踝关节功能障碍的居家康复治疗.为脑卒中后踝关节功能障碍的居家康复提供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76.
唰、唰、唰……这可不是普通的声音,这是绝杀发生时球入篮筐的清脆声音,这样的声音让投手窒息,让对手窒息,让教练窒息,让观众窒息,让世界窒息……  相似文献   
77.
目的:为了研究择时营养补充对自行车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和择时营养补充方法在自行车运动员营养调控中的应用,为运动时间营养学理论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8名优秀自行车运动员在珠海和深圳训练周期内的营养调控进行研究,测试部分血生化指标和心肺功能以及运动现场测试运动能力.结果:本实验发现,运动员在训练期间进行择时营养补充,男子血清总睾水平增加了9.22%(P<0.05);血清CK水平下降40.61%(P<0,05);动态追踪Hb、血糖和血胰岛素水平的变化,在训练周期内,Hb呈下降趋势,但仍能维持在较高水平,训练前后比较下降了9.74%(P<0.05),而血糖浓度和胰岛素水平的波动均在正常范围.结论:以择时营养补充方法应用于优秀自行车运动员训练期间的营养调控,并遵循"择时补充、联合补充、个体化补充和交替刺激"的原则,可提高运动员体能和促进体能恢复,对调节内分泌功能、促进运动后骨骼肌机能的快速恢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8.
不同频率张应变刺激对骨骼肌卫星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机械张应变刺激对骨骼肌卫星细胞形态及细胞增殖指标的影响,为寻找适宜的机械刺激负荷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FX-4000T细胞应变加载系统,对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施加15%张应变,频率分别为0 Hz、0.5 Hz、1 Hz和2 Hz,加载时间为每天6 h,连续4 d;以静置培养的卫星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卫星细胞周期变化,采用RT-PCR技术检测不同频率张应变下骨骼肌卫星细胞MGF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张应变刺激后的细胞形态为典型长梭形,且排列呈方向性和规律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0.5 Hz、1 Hz和2 Hz组的G0/G1期细胞数量显著降低,而0.5 Hz和1Hz组的S G2/M期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与0 Hz组相比,0.5 Hz、1 Hz和2 Hz组的G0/G1期细胞数量显著降低,而S G2/M期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的MGF mRNA的表达量均增加,但仅有1 Hz组显著高于时照组(P<0.05).结论:机械张应变刺激促进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增殖能力和MGFmRNA表达,且与张应变刺激的频率有关,其中1Hz的刺激频率最适宜.  相似文献   
79.
采用PHYSIO PLATE振动训练台,对北京优秀垒球、女子游泳及女子跳水运动员进行同振幅下不同频率振动刺激力量训练,并采用MERAC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实验前后以及实验中运动员下肢肌力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抗负荷力量训练附加振动刺激可以有效地提高力量训练的效果,能够以相对较小的负荷有效地提高肌肉的最大力量、爆发力以及肌肉耐力;同振幅下,次高频(35Hz~50Hz)振动刺激对肌肉最大力量、快速力量、爆发力以及肌肉耐力的训练效果显著高于中低频(25Hz~35Hz)振动刺激。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击剑运动员备战大赛期间血红蛋白(Hb)、肌酸激酶(CK)、血尿素(BU)、血睾酮(T)、皮质醇(C)、白细胞(WBC)的变化规律;揭示3个剑种各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专项特征.研究对象和方法:选择广东省男子击剑运动员共25人,运用酶学方法和放射免疫法分别对不同训练阶段Hb、CK、BU、C、WBC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男子重剑Hb、T基础值最高,T和男子佩剑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男子佩剑组CK在训练期的变化最为显著,和其他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比赛后男子花剑组T值下降的幅度最为明显,和赛前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b、T随运动负荷的递增而下降,睾酮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血红蛋白和血睾酮对男子重剑组训练负荷的反映最为敏感,表明重剑运动员有氧能力的要求较高;CK、C对男子佩剑组训练负荷较为敏感,佩剑项目对运动员爆发力的要求较高;花剑比赛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最为深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