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643篇
科学研究   54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梁的挠度和转角问题不仅是材料力学课程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工程应用中的重要问题。为使梁正常地工作,在保证梁足够强度的条件下,同时也要有足够的刚度。因此除对应力加以限制外,通常还对梁的许可挠度和转角加以限制。研究梁弯曲时的变形规律,确定梁由于弹性弯曲而产生的挠度和转角,具有相当的实用意义。本文通过引导学生探讨分析不同计算方法之间的优劣,选择出在具体环境下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服务于教学科研和工程应用。同时也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锻炼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02.
语文课应注重学生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刘飞老师执教的《第一次抱母亲》(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融乐、诗、画三位于一体,营造出了情意浓浓的学习氛围,达到了作者  相似文献   
103.
神秘的算式     
《辅导员》2010,(1):61-61
富豪临走前留下一张纸条放在电脑旁,纸条上写有这样一个算式——101×5。富豪有一个聪明的儿子,他看出了端倪,  相似文献   
104.
吴笛 《贵州教育》2010,(9):47-48
笔者始终认为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认知的参与,更需要情感的投入;只有激发起学生良好情感体验的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教学时我会充分运用我所能想到的很多活动环节来帮助学生学到知识,让学生更进一步地长久“记住”这些枯燥的知识点。  相似文献   
105.
奇怪的算式     
宁建彬 《数学小灵通》2010,(4):18-18,22
  相似文献   
106.
一、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含义与区别互斥事件的含义:在一次试验中,不可能同时发生的若干个事件.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P(A_1∪A_2∪A_3)=P(A_1)+P(A_2)+P(A_3).对立事件的含义:在一次试验中,不可能同时发生但必有一个发生的两个事件.事件A的对立事件一般都记作A.若事  相似文献   
107.
积、商的变化规律是小朋友们在学习乘除法时,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这两个知识点可以帮助小朋友们准确、快速地计算出结果。  相似文献   
108.
<正>一、教育理念的创新1.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观。如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探索发现数学问题的学习活动;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要以学生为中心等新理论。如传统的教"三角形面积"时,经常是教师自己演示、说明"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和它等底等高的平等四边形",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并反复强调"完全一样"这个前题条件,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  相似文献   
109.
<正>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一门学科。在数学学习中,一些数学概念、基本运算的技能,均须学生自主练习,从而熟练掌握。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可见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数学老师应努力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发现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乐于学习,主动探究。  相似文献   
110.
有幸参加"千课万人"小学数学研讨观摩会,吴正宪老师的"乘法分配律"一课,给我一种"拨云见日"的感受,原来数学建模也可以跟着"感觉"走。【片断一】初寻"感觉"背景:通过根据情境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两个数学问题之后,得到两组算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