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7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数学教学内容抽象、形式枯燥、逻辑推理严谨,致使职高的许多学生感到乏味、厌倦.改变教学方法,变抽象为形象,学生乐于学习数学.对于文科类教学“说”的应用对于数学也是同样适用的.“说”提高了语言交流和人际沟通能力,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21世纪显得更加重要,“语商”将给我们带来新的生存机遇和人的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2.
张娜 《化学教与学》2010,(11):41-42,50
课堂是教师育人的主渠道,是学生学习的主场所。让学生在化学课堂动情、动脑、动手、动口,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途径,能在更大程度上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3.
毛新普 《学周刊C版》2010,(5):103-103
谈起作文教学,许多语文教师都感到头疼。作文指导课上,老师讲的是唾沫纷飞、口干舌燥;写作时学生却是唉声叹气、抓耳挠腮。学生绞尽脑汁写出的作文更是内容空泛,语句不通。那么,到底有没有一种化难为易、收效明显的作文指导之路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教师在作文教学时既动口又动手,经常向学生展示自己的“下水文”,一定会大大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4.
要真正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适应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应从形式到内容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即动心、动手、动脑、动口.要把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05.
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前提,而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是写好作文的保障。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从各个方面入手,着力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使他们养成乐于观察、乐于表达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06.
在电子科技信息发展的今天,各种学习方法和电子科技不断的给学生带来便利和捷径。但是,俗话说得好"万变不离宗",学习语文还是脱离不了最基本最基础的学习技巧,那就是一直以被教师认为学习语文的四宝:听——说——读——写。学习语文并不是单一的听和说,也不是单一的读和写,而是四者有机的结合,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07.
小事不小     
如何当一名好的班主任?除了有爱心、耐心、责任心、严管理、勤督导、“动脑”义“动口”之外,从小事上以身作则,也是不容忽视的很重要的一点。  相似文献   
108.
访贫问苦     
高巍 《档案天地》2011,(4):12-13,37
访贫问苦.访问贫苦的老百姓。郭寿《迷路记》:“平地春雷响,来了共产党,访贫问苦下了乡,介梅见太阳。” “访贫问苦”.是中共在革命战争年代和解放初期曾提倡的一个行动口号和工作方法。它对我们取得过胜利立过“大功”!刚开始接触这个名词时.感觉它也不过是代表了一段特殊的历史而已。可是经过我的查询.“访贫问苦”这一名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出现过.  相似文献   
109.
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材编审部和北京市语文教学研究会共同召集的"北京市作文教学指导经验宣讲会"于4月19、20两日在北京密云水库召开.会上,12名区县教研员宣讲了如何指导教师通过"多读、多写和科学训练"大面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0.
教育家叶圣陶及哲学家培根均强调了习惯对于教育、对于人生的重要性,因此我在文章中着重从小学生该养成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并就如何养成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我认为小学生应该养成阅读、写字、口语交际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并联系教学实际从多方面论述了养成这些习惯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