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16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64篇
教育   11053篇
科学研究   1388篇
各国文化   106篇
体育   272篇
综合类   627篇
文化理论   105篇
信息传播   2597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385篇
  2022年   407篇
  2021年   368篇
  2020年   328篇
  2019年   315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302篇
  2016年   365篇
  2015年   600篇
  2014年   1129篇
  2013年   987篇
  2012年   1157篇
  2011年   1370篇
  2010年   1182篇
  2009年   1090篇
  2008年   1195篇
  2007年   1047篇
  2006年   820篇
  2005年   634篇
  2004年   548篇
  2003年   501篇
  2002年   413篇
  2001年   311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32.
学生在处理学友关系时的道德失范主要表现在恶意对待同伴和缺乏真诚两方面。从美德论来看,学生在与学友相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狭隘心胸、冷漠态度和虚伪表现呼唤宽容、友善、忠诚等美德的滋养,学友之间应当化对抗为对话,变对手为朋友;从功利论来看,学生在处理学友关系时的道德失范行为会导致情感互动荡然无存,学业互助消失殆尽;从道义论来看,学友交往中的恶意行为违背人道主义原则和真诚原则。我们倡导的学友伦理关系的道德理想是以诚相待,砥砺同行,珍视友谊。  相似文献   
133.
134.
公民伦理作为现代法治的伦理基础,在独立主体精神、权利与义务统一精神、契约精神、社会正义精神以及市俗伦理精神诸方面为法制现代化提供价值合理性和道德正当性的支持与引导。市场经济不成熟、民主宪政不足以及传统宗法伦理的消极影响严重制约我国公民伦理的发育,使得法制现代化深层乏力。实现法制现代化,须致力于培育公民社会,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以法治促进公民道德建设,实现公民道德和法治建设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5.
对教练员道德失范行为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善治理论的本质和基本要素进行分析,将善治理论应用于教练员道德失范行为治理中.针对教练员道德失范行为的成因,提出重塑教练员"善"的利益观、价值观、伦理观,构建教练员的多元主体共治体系.  相似文献   
136.
《瑞克和莫蒂》作为高口碑的科幻动画,在创作表达中呈现出想象力消费的美学特点。文章将从视觉、空间、人物、叙事、文化五个维度对该作品的想象力美学进行剖析:科幻属性、奇幻美学的画面呈现及“非人”景观表现出一种“视觉奇观消费”;空间“流动”、未来空间与“时间流”穿梭,使该作品具有“空间消费”特征;人物建构的反传统与非理性,人物造型的新奇性使该作品的想象力触及“想象的内在”—视觉背后的“情感”与“人物认同”;叙事中互文与戏仿的灵活运用,使其具有解构性与拼贴性,彰显出一种青年文化特征,促使青少年完成“部落划分”与“身份认同”;后假定性寓言、社会反讽是其想象力的第三维度——从视觉、情感到社会反思与民族寓言——满足着受众文化消费诉求。  相似文献   
137.
胡安国的政治伦理思想集中体现在其所著《春秋传》中,而《春秋传》的核心思想主要是“尊君强本”。由此可见,胡安国的政治伦理思想核心在于“尊君强本”。这是由胡安国早年求学太学,得《春秋》之旨和理学之义,而后基于其对“义利”“常变”的理解催生而来。胡安国解“元”为“理”,解“理”为“心”,并主张“尽心成性”,为“尊君强本”的政治伦理思想奠定了哲学基础。其“尊君强本”思想包括三层最基本的内涵:贵德贱利、尊君抑臣和尊华攘夷。其中,“贵德贱利”为“尊王抑臣”“尊华攘夷”之总纲,核心在于“贵德”;“尊君抑臣”为内政之方,目的在于“尊君”;“尊华攘夷”为处理外事之准则,核心为“尊华”。胡安国的“尊君强本”思想奠定了湖湘学政治伦理思想的基调。  相似文献   
138.
教师伦理与教育发展、教师生存及学生成才密切相关,对教师伦理的关切直接关系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推进。教师伦理作为一个重大的教育命题和时代课题,需要在历史、理论、实践的三重逻辑中深入探究其本质发展,阐明其丰富的理论样态,厘清其发展完善的现实路径。其中,在历史逻辑层面,以久远的伦理文化为思想渊源,教师伦理呈现出相应的历史流变;在理论逻辑层面,以文本为主要遵循,挖掘中西方教师伦理研究的学术议题与概念基础;在实践逻辑层面,以育人为根本指向,并在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基础上探寻教师伦理发展的实践路径。准确把握教师伦理发展的逻辑,对教师伦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9.
区块链因与数字出版在技术生产、内容规制以及价值规范上具有较高的逻辑共通性,而被广泛应用于数字出版业态创新,重构了数字出版的内容生产、推广营销、盈利分配、数据治理等业务环节。然而,区块链在正向赋能数字出版之际亦存在技术隐忧,身份主体性的位移、信息自主权的丢失以及归责追溯的困难等伦理问题逐渐显现。未来,需从主体性价值回归、建构被遗忘权机制、创设系统治理体系等入手,规避区块链与数字出版融合而产生的技术风险与伦理挑战。  相似文献   
140.
以心性之学为基础,说明中国人文传统的独特性,是唐君毅哲学的一个重要向度。为说明心性之学的统贯意义,唐君毅把传统心学与孔子“仁”论密切结合起来,用“感通”来说明“仁”,证成心性传统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一贯性。同时,唐君毅立足心学的立场,通过“感通”中对己、对人、对天道的三个维度把心性论引向纵深发展,并说明了中国人文传统的特质在于“伦理的人文主义”,彰显中国人对于主体的独特理解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