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6198篇
科学研究   288篇
各国文化   32篇
体育   186篇
综合类   124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47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345篇
  2014年   834篇
  2013年   634篇
  2012年   690篇
  2011年   803篇
  2010年   662篇
  2009年   519篇
  2008年   637篇
  2007年   381篇
  2006年   260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正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他深邃的思想、高尚的人格、绝妙的华章,影响了整整几代人。茅盾文学奖的获得者刘斯奋曾在一次会议上动情地说:"我们这一代人是吮吸着鲁迅的乳汁长大的。"在中学语文课本(含初中、高中)中,他是古今中外入选作品最多的一位作家。据不完全统计,有如下篇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风筝》《社戏》《故乡》《阿长与山海  相似文献   
52.
正在肚子里打草稿叫"打腹稿"。腹稿也叫"默稿"。苏轼就善于打腹稿,有诗为证:"袖手独不言,默稿已在腹。"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坚持指导学生打好腹稿再写作,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手段。一、作前指导,打好腹稿框架日常教学中会发现,有些学生铺纸顿笔半天,也不知道该怎样下笔写文章。学生"腹中无文",自然无从下手。要指导学生打好腹稿的框架,给文章设计一个草图。具体讲就是学生能够在写作之前,把积累的素材进行  相似文献   
53.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选了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一文,编入课本时,编者对文章进行了删节,删去了"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前面的四段文字,删去了"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前面谈"新式西洋标点往往不适合我们的旧诗词"那部分文字。笔者以为,作为课文,为突出重点,将前面四段删去是可行的做法,但把谈标点一段删去,则似乎欠妥。理由有二:一是谈标点部分与谈暗示性部分一脉相承,删去,影响了文章  相似文献   
54.
55.
语文水平的高低,主要体现在作文水平上。作文水平的高低,是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生活经验、活动实践能力、思想品德及各学科的学习成绩的综合体现。文如其人,写作能力集中体现了个人综合能力。古代有一篇文章定终身的先例,现如今,国家教育部门认识到作文的重要性,逐步提升作文分值的比重。作文教学也走上了改革之路,大家不断推出新的教学方法,传授写作技巧等,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却忽视了自身的一些问题,我认  相似文献   
56.
苏教版教材在每个练习中都安排了"诵读与积累"板块,旨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为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奠基。教师要从单元设置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细致品味,真正发挥这一板块的教学效用。  相似文献   
57.
本文将文[1]与的结果推广到更为一般的情况。  相似文献   
58.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储备阅读和生活经验,大胆尝试仿写演练,共同构建了一套由四个环节构成的"读范文——作赏析——试牛刀——做点评"的作文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已有效突破作文教学瓶颈,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9.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曾经风靡一时的顺口溜道出了多少学生对考试制度的厌恶和无可奈何的心绪。随着新一轮教改的开始,更多的教师开始关注起对学生学业的评价,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实践的过程。  相似文献   
60.
一、序言在众多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的老牌学科中,作为西方"舶来品"的文化人类学,无论在学科"年龄"上,还是在自身"体格"上,都是一门既年轻又薄弱的新兴学科。这门新兴学科根基于田野调查、民族志、理论建构3个方面,它们就像文化人类学的"三驾马车"组成的稳固模式,互相掣动,互相支撑,互相促进,缺一不可。要想稳坐马鞍,在"三驾马车"前的驾驶位上纵意神游、舞鞭驰骋,谈何容易?除有博闻强记的知识储备、灵活自如的方法运用、开阔创新的思维视野之外,还应具备非同一般的勇气与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